暑期期间,广西旅游市场持续升温,桂林、河池等地将红色基因注入文旅融合的生动实践,积极培育红色主题教育基地,打造独具特色的红色旅游生态圈。
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桂林阳朔的抗战记忆在这个暑期格外引人注目。阳朔镇高洲村曾是偏远贫困村,这里留存着由中共广西省工委直接领导的临阳联队奋勇抗击日寇的红色印记,包括红色文化馆、牛尿塘夜袭战遗址等。高洲村大力推进红色资源与漓江山水深度融合,积极打造高洲岛生态公园项目,试营业后迅速成为红色研学、寻幽探险、野外露营的热门景点,吸引众多游客慕名而来。
同样拥有丰富红色资源的阳朔县福利镇屏山村委古座塘村,于2021年启动临阳联队古座塘红色教育基地项目,先后筹措资金1000多万元对遗址进行修缮,复原会议室、作战室,新建陈列室、英雄雕像广场、文化广场等设施,精心打造两条红色旅游线路。如今,临阳联队古座塘红色教育基地已成为集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为一体的热门景点。
河池凤山作为中国乐业——凤山世界地质公园核心区,不仅拥有全球罕见的三门海天窗群等地质奇观,更是百色起义的重要策源地,现存革命遗址28处,其中红军村、红军田被列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暑假期间,凤山县迎来众多研学游客,他们泛舟三门海,穿梭于溶洞碧波之间,领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驻足凤山革命纪念馆,凝望血色丰碑,感受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
凤山县中亭乡充分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围绕红军女英雄韦氏送的故事、红军田以及中亭保卫战战场遗址等,打造巴轩学堂、革命烈士纪念碑等红色文化传播阵地,其中红军村观景步道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区内外游客前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现场教研活动。
从曾经的烽火战场到如今的旅游热土,桂林、河池始终以“红”为精神之魂、以“绿”为生态之韵,在新时代的画卷上奋力书写绿色发展的“广西答卷”。这份“红绿融合”的创新模式,恰似一股奔涌的春潮,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让红色基因在绿水青山间焕发勃勃生机。
阳朔融媒 莫珍玲
凤山融媒 廖艳萍 龙冬
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