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8月3日从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召开的钦州港建港30周年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获悉,钦州港从昔日一个闭塞落后的小渔村现如今成了繁华的现代化港口城市,千百亿产业突飞猛进。
钦州港位于广西北部湾中心,是得天独厚的天然深水良港,1992年8月1日,建港第一炮拉开了钦州港开发建设的大幕。30年来,钦州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从2 个万吨级起步码头到建成30万吨级码头;从龙门吊人工作业到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集装箱码头;从艰难修建进港铁路到率先建成全国地级市唯一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从开港之初进出口业务的低位起步到北部湾第一大集装箱口岸、西部陆海新通道核心枢纽港,从钦州港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个国家级平台获批到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揭牌,南方大港梦逐步照进现实,钦州港港口实力荣登全球集装箱大港前五十强。
依托大港口,临港工业方兴未艾,呈企业成群、产业成链发展态势。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林浆纸等现代临港产业集群加速崛起,向海经济集聚区基本形成。截止目前,钦州港建成投产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7家,其中产值超亿元的34家,超10亿元的11家,超50亿元的6家,超500亿元的1家。
——30年来,钦州港面朝大海谋发展,综合实力实现历史性跨越。30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2000亿元,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31.87亿元,是1994年首次统计0.35亿元的948倍。1994年开港时港口吞吐量只有12.2万吨,2018年首次突破1亿吨,2021年已达到1.67亿吨;2002年集装箱只有303标箱,2021年已达到462.7万标箱。2022年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5.3%,继续保持全区、全市领跑态势。
——30年来,向海开放促改革,战略定位全方位提升。开创中马“两国双园”国际合作新模式,获得习近平总书记赋予“中马合作旗舰项目和中国—东盟合作示范区”、“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新战略定位。获批设立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今日钦州港,拥有4个国家级开放平台,积极服务RCEP和“一带一路”倡议,主动对接长江经济带,深度融入大湾区,已经从封闭边远的末梢走向区域合作的先行区、国家战略的交汇点、国际开放的最前沿。
——30年来,向海而兴建大港,通道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码头在钦州港正式启用,20万吨级集装箱船可单向通航,30万吨级油码头投入运营,钦州港进入全国最大装卸能力港口第一方阵。西部陆海新通道服务范围通达16省56市108个站点,集装箱班列累计开行超过1.8万列,钦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办理量跃升全国第六。已开通内外贸集装箱航线66条,通达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多个港口,首次进入全球集装箱大港50强排第47位。
——30年来,向海图强壮产业,临港产业迎来爆发式增长。打造以中石油、华谊、恒逸、桐昆为龙头的万亿级绿色化工产业集群及以中伟、格派、中船、见炬为龙头的N个千亿级新能源新材料、海上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特色产业,形成了具有临港特色的向海产业集群。在建以及计划落地开工的超百亿元重大产业项目达13个,总投资超过2400亿元,项目建成达产后产值将超过3000亿元,超百亿元项目之多、投资额度之大居全区之首。2022年上半年,规上工业总产值实现589.2亿元、增长44.3%,预计全年超过1200亿元,迈入千亿元园区行列,为打造广西工业强市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钦州港相关负责人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钦州港将坚定向海图强信心,抢抓RCEP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和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建设等历史机遇,牢牢把握港口转型升级关键窗口期,发挥向海区位优势、平台优势、产业优势,加快实施“建大港、壮产业、造滨城、美乡村”四轮驱动战略,做大做强向海产业,打造新型滨海新城,加快美丽海湾建设,持续扩大向海开放,争当“面朝大海、向海图强”排头兵。(记者甘智锐 通讯员陆吉锋、苏元媛)
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