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NEWS

首页>新闻 > 正文

诗词端午,您可曾知道?

2023-06-21 16:07:05 来源:广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端午节又到了,
又放三天假哦,
是不是很开心呀?
 
 


  端午节,又叫端阳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等,是中国民间流传了2000多年的传统节日。那么,作为中国人,你对端午节还有哪些了解呢?今天,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看古诗词里的端午节。


         一、赛龙舟        


《竞渡歌》
(节选)
【唐】张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莺。
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
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
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
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



  每逢端午节,有一项民俗活动是必不可少的,人们往往用四个字——劈波斩浪来形容它,那就是赛龙舟。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在过去,人们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事事如意。



    二吃粽子    


《乙卯重五》

宋 陆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
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

  关于端午节粽子的由来说法众多,广泛流传的是,公元前340年五月初五,屈原面临亡国之痛,悲愤抱石投江,百姓为了不让鱼虾啄食屈原躯体,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这便是我国最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如今的粽子五花八门,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而且各地的风味也各不相同,南方粽子个头较大,常见有金字塔型、条形、三角锥形等,多为咸肉粽、蛋黄粽、绿豆粽等;而北方则大多吃甜粽,个头不大,常见有斜四角形或三角形,馅料大多都是糯米加上豆子或红枣,有的粽子甚至只有糯米,在食用时还会蘸上少许白糖。


 

  这是粽子届的“爱马仕”!7颗咸蛋黄+8块大肉肉,一只粽子份量足足一斤,对喜欢吃肉粽的南方人来说,口感实在太太太惊艳了!

 

蜂蜜凉粽是陕西特有的小吃,不加任何馅料,只用糯米加蜂蜜制作而成,形似菱角白莹如玉,清凉解署。


  粽子虽然好吃,但是热量很高,而且不易消化,可不要吃太多了呦。

   浴兰汤、挂香囊   

《浣溪沙·端午》

宋·苏轼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端午节还是一个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民间俗称“卫生节”。人们用兰汤沐浴,同样有期望远离邪祟、祈福安康的寓意。



  在广西,不少地方还有佩戴香囊的习俗。百色一带香囊的样子极具壮民族特色,它还有个特别的名字叫"麽乜"(念“摸咩”)。 “麽乜”的造型是勇士拥抱龙珠,寓意守护太阳、拥抱希望,香包里放入了艾草、菖蒲、菊花等草药,具有安神定气的作用。如果端午节你到百色旅游,别忘了带上一个“麽乜”回去哦。

    .佩五色绳、画额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
千年忠义气,日星光。
离骚读罢总堪伤。
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中国人认为,端午节这天是一年中最不吉利、毒气最重的日子,所以在端午节当天,人们会用青、白、红、黑和黄五种彩线编成五彩绳戴在孩子手腕上,用于驱邪除魔,祛病强身。用雄黄酒在孩子额头上书写“王”字,表现出人们对虎的崇拜,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以镇邪,三则表达对孩子的祝福。

 
  最后,端午节来了,盼风调雨顺,愿彼此安康!



来源:央广网、广西广播电视台综艺旅游频道、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百色市右江区融媒体中心、博白县融媒体中心



 
下载“广西视听”看精彩世界

评论

共有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