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以来,全区各地扎实开展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创建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涌现出一批工作基础扎实、创建成效突出、群众高度认可,在全国具有示范作用的先进典型,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丰润的道德滋养。
在贺州富川第一小学五(1)班的音乐课堂上,老师正在教学生们唱瑶族蝴蝶歌。为了更好的传承这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专门开设了蝴蝶歌音乐课程,此外,还通过开设长鼓舞、舞草龙等瑶族传统文化课程,让民族文化之花在校园绽放。
【同期声 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第一小学校长胡爱萍:(我们)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相融合,把传统文化带进课堂教学,培养民族文化人才。】
点亮理想之灯,照亮前行之路。近年来,全区各学校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厚植“建设壮美广西 共圆复兴梦想”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倾力打造富有时代特点、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品牌。
【同期声 河池市宜州区第一小学副校长吴乔敏:以建设文明为抓手,特别重视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同期声 百色平果市第五小学副校长覃肖静:被评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 我们将以此为新起点,再接再厉 继续努力 取得更好的成绩。】
我区还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文明村镇创建的根本,全区建立乡镇、行政村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1.5万余个,2018年全区以来累计开展文明实践活动31万余场次,直接服务对象超过2900万人次,有效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同期声 融水苗族自治县拱洞乡党委副书记黄辉:通过实践站的建设,弘扬(文明)新风让我们农村群众在荷包鼓起来的同时精神文明水平也获得了进一步提升。】
【同期声 蒙山县新圩镇党委副书记 镇长黄武禅:积极健康的文化传承不仅能够增强群众对美丽家园的认可,而且能够提升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
文明实践活动蓬勃开展的同时,广西各级文明单位的创建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党政机关从德政教育入手强化创建,执法部门从业务工作入手倡导文明公正执法,窗口单位从规范服务行为入手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生产经营单位以诚信为主题提高商品质量、社会信誉和守法经营……我区行业单位和全社会文明程度整体提升。
【同期声 贺州市审计局经济责任审计分局工作人员刘璐: 进一步增强审计文明服务意识 岗位意识,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做好本职工作。】
【同期声 中铁南宁局集团南昆货运中心百色东营业部货运业务员蓝展志: 在今后的运输作业中,我们要坚持工作不松、标准不减、力度不降,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优质的铁路运输服务。】
“天下之本在家”。全区上下深入实施文明家庭创建工程,组织开展文明家庭系列推荐评选活动,广泛开展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活动,引导广大家庭涵养好家教、传承好家风。近年来,全区共寻找出“最美家庭”13.3万户,传递出崇德向善的强大正能量。
【同期声 全国道德模范蓝连青:我们从小就看到我们家父母都是尊老爱幼,对长辈都非常尊重,现在我把这个优良传统传递下去。】
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