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NEWS

首页>新闻 > 正文

【壮美广西·全面深化改革调研行】从“借船”到“造船” 广西职教之舟“组团”扬帆

2025-07-13 17:58:23 来源:广西台新闻频道



  在中国—东盟合作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带着技术梦想而来,满载中国标准而归,成为联通产业链与人才链的“工匠使者”,而这得益于从“借船”到“造船”又向“组团”出海迈进的广西职教。“壮美广西·全面深化改革调研行”,我们跟随记者走进柳州职业技术大学,看广西职教之舟如何扬帆出海、行稳致远。
  在柳州职业技术大学工业机器人实训中心,记者认识了印度尼西亚学生何雨中,当时他正在示教机械零件焊接机器人。作为柳职大首批“1+1+1”订单培养模式的学员,何雨中在印尼学习一年后,于去年和14个小伙伴来到柳职大进行对口职业培养,再过两个月他们还将到柳州国轩电池有限公司实习。
  近年来,柳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泰国正大管理学院等携手创建国际工匠学院,为柳工亚太市场培养售后服务人才。随着柳工“走出去”的范围不断扩大,柳职大“借船出海”的经验被复制到印尼、越南以及非洲加纳。如今,聚焦工业机器人等前沿领域,针对不同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不同需求,柳职大开启了定制化培养东盟技术技能人才的模式,向“造船出海”“组团出海”迈进。
  2024年,广西职教培养培训东盟师生超1.2万人次。而到目前,柳职大已成功定制化培养东盟学生389名、中国学生229人,提供技术培训2500余人次,并依托校企合作项目,向东盟国家共享67个标准、30项教材,建设53门国际课程。
  【记者手记:从“借船出海”到“造船出海”,再到资源共享、搭建平台“组团出海”,柳职大的实践让我们看到了广西职业教育海外“圈粉”、共建“工匠摇篮”的鲜活注脚。眼下,“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正需要更多高匹配度的技术人才。当中国职教方案让东盟青年练就“带得走的能力”,当在广西实训而成的“焊接火花”点亮异国工厂的生产线,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职业教育的开放自信,更是以职业教育促进国际产能合作的深远布局。在这条“出海”航道上,中国工匠精神与东盟发展诉求同频共振,必将孕育更广阔的共赢未来。】

广西台 阳映 吴铭意
柳州台 张书桥 吴宇伦

评论

共有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