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晚上,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在广西民族剧院圆满落下帷幕。戏剧周闭幕式着重展现各国特色戏曲文化,凸显戏剧周牵起民心相通的文化纽带作用。
闭幕式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以京剧《贵妃醉酒》、越剧《十八相送》、邕剧《扈家庄》、昆曲《牡丹亭·惊梦》展现慷慨激昂的北方剧种与婉约缠绵的南方戏曲,共同盛开出艺苑百花艳,展现中国戏曲博大精深。“我们想把一些优秀传统戏曲的艺术传递给东南亚各国,通过这个平台再传递给世界。讲述中国的故事、中国的声音、中国的戏曲魅力。”闭幕式总导演郝芸介绍。
闭幕式第二部分为东盟各国带来的特色表演《多彩东盟》,有缅甸戏剧组织带来的缅甸新年舞,新加坡艺术剧场带来的娘惹舞蹈,以及柬埔寨文化艺术团、泰国帕塔雅库尔音乐和戏剧学校、越南国家木偶剧院、越南国家嘲(Cheo)剧院、越南丽玉剧团等东盟院团带来精彩表演,着重展现戏剧周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牵起民心相通的文化纽带,传递东盟各国民族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浪漫多彩。尾声部分以歌舞《相聚到永久》将闭幕式气氛推向高潮,展现中国与东盟各国艺术家通过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平台,织就出的一幅文化交流盛景图,彼此间建立历久弥新的深厚友谊。
顾卫英是北方昆曲剧院国家一级演员,也是中国戏曲梅花奖及上海白玉兰主角奖获得者。此次受邀参加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闭幕演出,她希望用好戏剧周的平台,和各国艺术家在戏曲艺术领域加深交流:“中国的艺术形式跟国外深度的链接,一方面是传播戏曲、弘扬戏曲艺术;另外一个方面就是把世界文化、世界艺术连接在一起。这样对于我们整个的文化艺术发展会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走过十年的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已成中国戏剧文化弘扬与传承的重要展示舞台。据了解,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优秀剧目展演邀请到24个国内外院团,演出26台大中型剧目。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院团、文化机构和艺术院校,分别带来了京剧、滇剧、昆剧、豫剧、晋剧、桂剧、粤剧、淮剧、音乐舞台剧、话剧、提线木偶戏、两夹弦、辰河高腔、梅山傩戏等剧种参演。来自柬埔寨、缅甸、新加坡、泰国、越南等东盟国家艺术院团,带来了孔剧、越南木偶剧、嘲剧、话剧、儿童剧、诺拉舞等节目。泰国帕塔雅库尔音乐和戏剧学校领队如迪彩娜说:“我们非常荣幸参加戏剧周,它是一个美好的事情,能够让我们东盟国家以及中国的戏曲共同地交流、互动表演。”
同时,本届戏剧周还举办了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十周年回顾展、第十届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十周年交流座谈会等活动。活动期间“以戏会友、以戏传情”集合了优秀剧目展演、艺术展览、座谈交流等板块,旨在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东盟故事、南宁故事,彰显东方文化之美,深化区域人文交流与合作,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越南国家嘥剧院院长范玉俊说,尽管各国戏剧之间有非常多的差异,但也有相似之处:“虽然中国与东盟共同体内的每个国家语言各不相同,但通过每个国家的艺术语言,南宁市及周边的观众仍然可以了解和感受到每个国家的文化价值。这些文化价值就像一个团结互信、渴望彼此过上富裕、幸福生活的信息。”
越南国家嘥剧院院长范玉俊说,从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十年来所取得的成就来看,希望这个活动能够定期举办:“让我和越南国家嘥剧院的艺术家们有机会继续与你们、东盟国家的艺术家们学习交流,吸收你们的文化精髓价值,为建设和发展越南人文文化作出贡献,拉近越南与各国的距离。通过合作交流和文化艺术交流,我们也朝着建设和平繁荣的世界迈进。”
作者:930报道
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