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NEWS

首页>新闻 > 正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见证抗日救亡 传播红色文化

2025-06-22 19:04:56 来源:广西台新闻频道



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复兴力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报道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今天走进八路军桂林办事处纪念馆,这是广西首个“全国国家安全教育基地”。1938年11月,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直接领导下,八路军桂林办事处正式建立,成为八路军、新四军和南方各省党组织与延安党中央取得联系的重要中转站,见证了如火如荼的抗日救亡运动,为抗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8年10月,抗战转入相持阶段,桂林成为联络西南、华南、华中、华东的交通枢纽。为适应抗战形势的需要,必须建立一个采购和输送军用物资,传递和沟通情报信息,同时负责统战和交通工作的办事机构。1938年11月,在周恩来、叶剑英领导下,桂林设立八路军办事处,李克农任办事处处长。对外这里是八路军在广西的公开办事机构,对内则是中共中央南方局的一个秘密派出机关。从1938年12月到1939年5月,周恩来3次来到桂林,对办事处的工作进行具体部署和指导。
  【记者现场:记者 游芸 
  这支笔是陈列在桂林八办里的国家一级文物,也是在抗日期间周恩来随身携带的物品,他用它撰写了大量的资料还有文稿。1939年2月16日晚,周恩来向办事处的同志们和在桂林的党组织传达党的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当他看到办事处的同志们为了支援前线抗战,节衣缩食,甚至连做会议记录的曹瑛使用的都还是铅笔时,就将当时这支非常名贵的派克钢笔赠送给了他。一支笔凝聚了领袖对普通干部的浓浓关爱之情,也见证了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共产党人齐心奋进的忠心。】
  在中共中央南方局领导的努力下,大批爱国进步文化人士来到桂林,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文化运动。1939年1月,因战火两次停办的《救亡日报》在桂林复刊,郭沫若任社长,夏衍任主编。
  上海、广州沦陷后,国内沟通海外的运输线只剩下经越南进入广西这条通道,也就是桂越国际交通线。为解决八路军、新四军军需物资紧缺的困难,李克农组织运输人员,从越南海防等地启程,冒着日军飞机轰炸的危险,抢运军需物资,两年共运送100多车次。
  这次抢运行动耗时四个多月,被誉为“运输史上的二万五千里长征”。如今,硝烟已远去,留给后人的是不能忘却的历史。

广西台 游芸 莫毅 梁智威

评论

共有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