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农机部门不断提升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水平,向机械要效率,向科技要空间,持续增强我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近日,丘陵山区水稻生产装备现场交流会在桂林兴安召开,来自全国19个省区市的行业专家、企业和种植大户代表,聚焦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共同探讨如何更好推动丘陵山区水稻生产机械化发展。
在观摩现场,稻田里搭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旋耕机、无人机、抛秧机、钵苗摆栽机、再生稻联合收获机等设备,正有序开展耕整地、植保、收获、种植全流程机械化作业演示。
仅在抛秧环节,相比传统人工抛秧,使用机械化作业就可使亩产量提高5%~8%,亩均增产15公斤以上。
近年来,我区着力推动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良制融合发展。目前,全区已建成69个集水稻育插秧、烘干、仓储、加工为一体的区域性水稻产业中心;罗锡文院士团队在贵港建成广西首个水稻智慧农场,全年亩产突破1000公斤。
2024年,广西粮食种植面积4262.7万亩、单产329.31公斤/亩、总产量1403.8万吨,实现粮食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全区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5.63%。
广西台 韩健 祁闻 马骏
通讯员 黄文莲 农娟
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