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月20日,一篇发表在《华盛顿邮报》的报道引发了巨大关注:由于疟原虫不断进化出对抗疟药物的抗药性,世界卫生组织号召世界范围内的17家制药公司停止销售治疗疟疾的单方药物。
2006年1月20日发表在《华盛顿邮报》的关于停止销售青蒿素类单方药物的文章
这篇报道引用了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的、在泰国使用抗疟药物治疗疟疾的治愈率变化为例子,阐明了自1975年以来传统的奎宁类药物面对恶性疟疾的疗效逐渐走低的事实:在使用奎宁治疗疟疾超过20年之后,它的治愈率已不足80%,甲氟喹更是在1990年之后疗效突然跌落,治愈率不足50%。此时面对快速进化出抗药性的疟原虫,人们必须拿出新的武器。
中国科学家迅速行动,在青蒿素的基础上继续研发出青蒿素类衍生物药物:蒿甲醚、青蒿琥酯、复方蒿甲醚等,成为人类对抗疟原虫抗药性的重要武器。
抗疟新药蒿甲醚新药证书
抗疟新药青蒿琥酯新药证书
抗疟新药复方蒿甲醚
在新药研发的过程中,中国科研人员迎难而上、不计得失的科研精神令人动容。
李英,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是蒿甲醚的发明团队成员之一。为了尽快将青蒿素类药物做成能够注射的针剂,她和同事们合成了多种青蒿素类衍生物。在一次合成试验中因为气体中毒,李英出现了肺部感染,为了不影响研究进度,李英在肺部感染的后遗症还未恢复的情况下就重新投入工作,最终和同事们研发出能够制成油溶性针剂的蒿甲醚。
拍摄于20世纪90年代的李英进行研发工作的画面
刘旭,青蒿琥酯的第一发明人。1977年,为了解决青蒿素不溶于水的问题,国家下达了青蒿素结构改造任务。当时刘旭所在的桂林制药厂,是执行这项任务的单位之一。由于当时人、财、物力有限,刘旭的研发团队总共只有4个人,但他们迎难而上,吃住都泡在实验室,仅用了半年时间就合成出13个可能溶于水的青蒿素类衍生物,并最终找到了一个能够制成静脉注射针剂的衍生物,用来抢救危重疟疾病人,这个衍生物就是青蒿琥酯。
刘旭研发青蒿琥酯的工作照
退休之后,刘旭继续主持科研工作,在自己两次中风之后,仍心系青蒿琥酯生产工艺的研究。尽管他在2019年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截止到2022年,由他所在的科研团队研发的青蒿琥酯,已经成功挽救了全世界数百万危重疟疾患者的生命。
2019年刘旭生前接受采访的影像
李国桥,广州中医药大学原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从1967年开始,他就不断以身试险,摸索治疗疟疾的方法。
为了验证“疟疾患者每个发病周期发烧两次”的假设,李国桥主动感染恶性疟疾,并且在发病时坚持不服用抗疟药,冒着生命风险去收集最真实的实验数据。
李国桥在进行自身感染实验前写下的“遗书”
以生命赴使命,李国桥和他的同事们最终收集到了足够的实验数据,科学确证了“疟原虫一个裂殖周期引起患者两次发热”的理论,这个理论后来被记录在世界卫生组织编著的《疟疾学》里,为世界探索治疗恶性疟疾的方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李国桥进行自身感染实验时记录体温变化数据的表格
除了研发抗疟药物和探索抗疟理论,中国还通过用灭蚊剂浸泡蚊帐、推广全民服用抗疟药等措施,有效降低了疟疾发病率,中国防制疟疾的经验,也不断向世界推广,为世界抗击疟疾做出重大贡献。
20世纪90年代疾控人员用溴氰菊酯灭蚊剂浸泡蚊帐
20世纪70年代在疟疾高流行区开展全民服用抗疟药
摄制组深入海南五指山热带雨林地区,拍摄蚊媒孳生地的镜头
摄制组在广西上林县拍摄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回访疟疾治愈者
系列纪录片《灭疟记——中国消除疟疾纪事》广西卫视12月11日21:10播出第3、4集,敬请关注。
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