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凝聚复兴力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特别报道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广西抗战相册】今天我们走进贺州,抗战时期,位于昭平县的黄姚古镇曾是中共广西省工委所在地,也是桂东地区的抗日指挥中心,曾在民族危亡之际汇聚起了各党派与爱国华侨的磅礴力量。如今,当地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保护利用红色资源,赓续红色基因,持续推动文旅产业发展,全力打造国内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贺州台记者 黄筱珂:
这里是中共广西省工委黄姚旧址,广场上,伫立着钱兴烈士的塑像。当年一批批仁人志士在这里秘密集结,宣传抗日救亡思想,组织群众开展武装斗争,为广西乃至全国的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1944年,桂林、柳州等地相继被日军占领,迫于斗争形势的需要,1945年夏,以钱兴为书记的中共广西省工委机关迁到此地,建立了全省党组织指挥中心,并聚集何香凝、欧阳予倩、张锡昌等爱国人士,成为桂东北革命活动的核心据点。期间,中共广西省工委以黄姚中学和《广西日报》昭平版为阵地,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激发民众抗日热情,形成了以黄姚为中心的桂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这份报纸从发刊到停刊,共出版295期,成为一支活跃在桂粤边区的敌后宣传尖兵。在黄姚的两年时间里,中共广西省工委领导全省中共党组织开展隐蔽斗争,有力地推动了敌后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
【贺州台记者 黄筱珂:
1986年,昭平县委仿照原来古建筑“宝珠观”的样子修复了“中共广西省工委黄姚旧址”,这张照片是1986年拍摄的刚修复的中共广西省工委黄姚旧址。旧址一侧是广西现存较完整的明代古戏台之一——黄姚古戏台。当年革命先烈们在古戏台上,以激昂的言辞和坚定的信念,向人民群众宣讲革命理念,传播共产主义的火种。】
古戏台和宝珠观一样始建于明朝嘉靖三年,如今抗战硝烟散去,这里不仅是重要的革命遗址,见证着中华儿女救亡图存的决心,更是后人缅怀先烈、传承红色精神的场所。今天的戏台依旧古色古香,台下的山河却早已变了模样,黄姚也从抗战时期的革命据点,蜕变为一座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古镇。
党的十八大以来,黄姚古镇依托保存完好的古建筑群和浓郁的岭南风情,努力打造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古建筑研学、非遗技艺体验、夜游古镇等丰富多样的文旅业态,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成为贺州文旅产业蓬勃发展的一张亮丽名片。
近年来,黄姚古镇先后获得 “中国最具旅游价值古城镇”“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和“中国楹联文化古镇”等称号,2022年7月获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目前,景区直接带动周边群众就业2000多人,“在家门口挣钱”成为古镇居民的致富新选择,昔日桂东地区的抗日指挥中心,正迸发出高质量发展的盎然生机与无限活力。
贺州台 黄松梅 黄筱珂
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