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NEWS

首页>新闻 > 正文

【八桂楷模】刘昌业:越艰难越向前,用中国芯片装配“人民车”

2023-09-12 13:23:55 来源:广西台教育广播



他心怀科技报国理想,打赢多个核心技术攻坚战,让中国汽车装配自己的芯片:“我们是背水一战,一定要实现国产芯片核心控制器零的突破。”


他与难题较量,以严谨破题,在广西汽车产业高地上“燃烧”自己炙热的梦想:“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需要智慧,更需要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创新创造、卓越执行的奋斗精神。”


他就是八桂楷模、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控制与软件首席技术官刘昌业。



【颁奖词】勠力突破“卡脖子”,啃下“硬骨头”。抢占科技制高点,锻造硬核“中国芯”。自立自强,集智攻关。创新创造,勇攀高峰。挺膺担当,攻“芯”克难,八桂楷模——刘昌业。


2023年8月24日晚上,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在广西广播电视台举行“八桂楷模”发布会,4位有突出贡献的模范人物获得“八桂楷模”称号,其中刘昌业获得这项殊荣。


刘昌业是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控制与软件首席技术官、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副主任、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作为一名年轻的科技工作者,刘昌业近年来临危受命,带领团队自主开发行业首款搭载国产芯片的关键零件控制器,打破了进口芯片和国外技术的枷锁,为中国车装上了“中国芯”。


原来,当时,“芯片荒”正席卷汽车行业。2021年汽车行业遭遇的“芯片荒”不断蔓延,不少企业深切感受到“卡脖子”之痛。 2022年初春开始,上汽通用五菱由于进口芯片突然断供,关键零部件转向控制器无法供货,总装线上大量汽车无法下线。一些关键零部件芯片价格暴涨,甚至还出现短缺,采取多项紧急措施还是无法完全解决问题。


刘昌业说,在2019年以前,控制器被行业内视为“黑匣子件”,一般和零部件一起整体采购,大家不知道内部结构,更不懂里面搭载着什么芯片。那时企业的生产面临停滞,所有的工程师们心急如焚,发展高精尖芯片技术迫在眉睫。



关键时刻,刘昌业带领科研团队迎难而上:“在以前,国产芯片的成本和性能并不具备优势,但是在芯片荒的大背景下,国产芯片反而迎来了突围的机会。我们应当把握住这次机会,与行业巨头掰一下手腕。”


2022年初,核心控制器研发刚刚启动,其中一条信息引起了团队的重视:上海一所与上汽通用五菱长期深度合作的高校,应用国产芯片的技术已经有突破。满怀期望,刘昌业带着科研团队从柳州奔赴上海,但是高校专家却告诫,技术还没有产业化先例,他们即将踏进一片“无人区”。



然而,困难远不止这些。当时,上海的新冠疫情吃紧,他们只能把科研设备搬到酒店,搭建临时的实验室,将酒店变成了团队的攻坚地。酒店内没有试车场和测试车辆,地下停车场就成了他们的试验场。他们几乎每天都奋战到深夜两三点钟,分成七个小组轮班进行攻坚:“难度超乎寻常。我们是背水一战,一定要实现国产芯片核心控制器零的突破。”


经过持续鏖战,反复测试,软件代码中的问题一个个被查找出来、一个个修正。很快,他们就完成了软件开发,解决了相关软件从实验室到产业化的阻碍,100%运用国产芯片的转向控制器走上生产线:“五菱首款全球车新能源汽车,它的名字叫Air ev晴空。它也很荣幸被指定为G20峰会的官方用车。这款车搭载了五菱全新的全球车架构,然后还有五菱自主研发的高性能控制器。能够在全球瞩目的国际会议上亮相,这也充分展现了中国制造的实力。”


成果让大家信心倍增。刘昌业又带领团队进一步突破软件算法、国产芯片应用以及整车标定等技术。2022年,上汽通用五菱首个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控制器零件正式下线,成为国内汽车行业首个自产关键控制器的汽车企业,彻底打破了进口芯片和国外技术壁垒,装车近50万套,带动整车销售收入超200亿元。五菱汽车首产国产芯片控制器的攻坚战宣告胜利:“在过去我们只能依赖进口,现在通过我们对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已经实现了芯片的国产化,这样就真正做到了用‘中国芯’造‘人民车’。”



跨过深水区,啃下硬骨头。近年来,刘昌业团队通过技术突破,让上汽通用五菱不仅解决了自身的技术问题,并且至今已经完成30多种控制器的国产化开发工作,让国产芯片在汽车制造领域拥有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实现486种芯片的国产化替代,在整车上累计完成4000万颗国产芯片装车应用,促进了车用国产芯片快速升级迭代、加速实现产业化:“从传统汽车的厚积薄发到新能源车的推陈出新,我对我们的汽车产业充满了信心。”


2010年,作为上汽通用五菱第二位校招的博士,同时也是柳州本地人的刘昌业选择入职上汽通用五菱。仅两年后,刘昌业便获得“高级工程师”职称,现在担任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控制与软件首席技术官。



从前期研发到后期生产中间的繁琐过程,是每一辆汽车诞生的必经之路。用刘昌业的话来说,一辆汽车的前期研发成果属于“样品”,中间的生产制造是“产品”,最后到达销售公司的就是“商品”,而他负责的便是汽车诞生之路的“样品”阶段。


汽车“样品”的工作性质,需要刘昌业要及时地更新知识储备,也要重视实践。在他看来,研究工作者最怕的是只盯在理论上,没有去真正把理论成果落地:“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在汽车研发领域,我们的技术有先进的地方,但同时也要看到差距,相信只要保持对技术的坚持和敬畏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在入职上汽通用五菱之前,刘昌业有着丰富的国内外求学经历。进入上汽通用五菱后,刘昌业先后负责发动机零部件设计、发动机性能与燃烧分析、动力学分析、控制器自主开发等工作,取得的成绩也有目共睹。他进行的微车安全碰撞翻滚前瞻性系统研究,在国内是首次进行,并形成国家标准。他在汽车智能化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实现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关键技术突破等等。


以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GSEV为例,GSEV旗下明星产品宏光MINI EV,多月蝉联中国新能源销量冠军,多次登顶全球新能源单一车型销量冠军。



而产品屡次成为市场爆款的背后,都离不开刘昌业及他的团队研发给予的赋能。刘昌业说,从产品研发的角度来说,之所以能够精准地把握消费者的需求,重要的一点就是公司采用全面面向用户的方法:“我更关心的是研发的技术成果能够落地,说白了就是要不断地去攻关,造出更多大家喜爱的车。比如我们的明星产品宏光MINI EV已经连续28个月(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成为‘国民神车’。这背后离不开团队不断的创新与突破,这也充分体现了我们的一个理念,那就是‘人民需要什么,五菱就造什么’。”


凭借着孜孜不倦的研究,在公司支持下,他组建起一支两百多人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和创新研发架构,为企业汽车产业转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面对获得的每一项荣誉,刘昌业常怀“归零”心态,不断前进:“青年强则国家强。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我们需要智慧,更需要有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创新创造、卓越执行的奋斗精神。越是艰难越向前。”


930综合报道,信息来源:部分信息来源:广西卫视、中国经营报、柳州日报等。


相关阅读

评论

共有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