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疾是人类流行历史最久远、危害最严重的传染病之一。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有疟疾病例3000多万。
百废待兴的新中国以国家意志推进区域抗疟,克服重重困难,探索中国特色疟疾防治之路。
消灭蚊子,是阻断疟疾传播的手段之一,要消除疟疾,更重要的手段是消灭疟原虫。而查清传播疟疾的蚊子种类,则成为抗疟工作的重中之重。
疟疾病人
云南,曾经是疟疾流行最严重的地区。
1953年,傅良书所在云南军区疟疾防治总队赶往云南边境地区开展防疫救治。
解放军进军云南
云南军区疟疾防治总队抗疟
傅良书采访
最终,云南军区疟疾防治总队通过对15种87921只蚊子进行解剖分析,确定了云南边疆疟疾的主要媒介种类。
1956年,董学书大学毕业,开始接过前辈们研究蚊子的接力棒。经过60多年的努力,董学书和同事们收集了上万套云南当地的蚊虫标本,绘制出一本蚊虫图谱《云南蚊类志》,为疾控人员精准识别蚊子,提供了2400多幅细致入微的蚊虫分类鉴定图。
云南蚊类志
云南蚊类志中蚊子标本
海南岛曾是令人闻之色变的“瘴疠之地”,疟疾流行猖獗。
1953年,国家卫生部决定在海口成立中国医学科学院海南岛疟疾研究站,由中国著名医学昆虫学家、疟疾学家何琦教授担任研究站主任。
何琦
通过对近5万只按蚊进行解剖实验,何琦和同事们确认了海南岛疟疾传播的“罪魁祸首” 是微小按蚊。
随后制定了以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杀灭微小按蚊为主,辅以治疗病人的综合性抗疟方案。
1959年,海南发动了一场艰苦卓绝的全岛抗疟运动。
经过40多天的日夜苦战,海南全岛疟疾年发病率比上一年大幅度下降。
从古到今, 中国人始终不懈地寻找着征服疟疾的良方。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医学工作者沿着前人的足迹前行,从浩瀚的中医药验方中继续挖掘和筛选抗疟药物。
1958年秋天,广西中医药研究所根据传统医药典籍和广西民间抗疟验方,使用草药土常山和中药青蒿治疗疟疾,成功控制住了患病群众的病情。
1958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卫生部首批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汇报上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
毛主席关于中医药发掘提高的指示
全国一大批中医学校和中医药学校随即陆续成立,“西医学中医”班培训了数千名“西学中”医师。
1959年,卫生部在中医研究院举办了第三届学习班。两年半的中医培训使屠呦呦和同事们深入了解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博大精深,为他们在日后破解疟疾这个世界性难题奠定了基础。
屠呦呦做实验
系列纪录片《灭疟记——中国消除疟疾纪事》广西卫视12月4日21:10播出第1、2集,敬请关注。
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