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连日来,全区各地以“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为主题组织开展活动,展现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凝聚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5月20日,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广西主场宣传活动暨中国—东盟青年绿色使者入桂行活动在靖西举行,自治区副主席许显辉出席,为中国—东盟青年绿色使者代表颁发证书、授予中国—东盟绿色使者旗帜。
在国际对话环节,来自国内外生物多样性研究机构、自然保护区、协会、企业代表分别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合作机遇与挑战进行交流讨论。当天还举办生物多样性科普宣传、公众科普讲解等宣传展示活动,现场集中展出中国和东盟国家生物多样性优秀摄影作品,展现生物多样性之美。
广西作为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和中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珍稀物种、濒危物种特有值全国排名第一,作物遗传资源总库存量等居全国之首。目前,全区已建立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地223处,有陆生野生脊椎动物1151种,野生高等植物物种数1.0466万种,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
近段时间,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再次监测捕捉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蓝翅八色鸫的灵动身影,这也是时隔5年该珍稀鸟类再度造访。在涠洲岛南部海域,海豚成群结队,在海面上游弋嬉戏,场面蔚为壮观。
近日,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启动生态流量泄放,每年将给下游河段泄放不低于5.3亿立方米来水,这也标志着我国百万千瓦级引水式水电站的首次生态放流改造完成。崇左龙州“发现弄岗”研学基地启动国内首次叉叶苏铁野外回归项目,550株叉叶苏铁回“家”。
在广西北仑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电网红树林白鹭保护队开展清洁垃圾、巡查救护、植树造林等公益活动,同时供电线路规划建设尽量避开红树林和白鹭保护区,营造良好鸟类生存环境。在广西山口红树林生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持续清理互花米草,种植红树幼苗,维护区域生态安全。
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25—2035年)》印发,标志着我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进入新阶段。各地正以自身的丰富实践,让万物共生、和美永续,交出筑牢南方生态屏障的的亮眼答卷。
广西台 梁家鸿 宋永杰 严锐 乔梦林
百色台 黄运娥
崇左台 韦朝杰
北海台 余永波 黄燕 余永波 沈世钰 庞大华 覃文茜
靖西融媒 方岩 李磊
龙州融媒 黄星雄 农振华
合浦融媒 廖烈炀 陈春晓 石永建
通讯员 黄昉 王耀广 邓有雄 熊秋月 陈钦荣 岑国林 可乐
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