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中关村信息谷科技园项目样板间正式开放。至此,自治区重点建设项目,南宁中关村信息谷科技园项目完成总体建设60%的任务。
摄影:粟博禹 南宁中关村信息谷科技园项目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考察时强调,创新和创业相连一体、共生共存,建设创新示范基地,要遵循创新发展规律,以高效的政府服务、有机的产业配套、先进的技术支撑,构建富有吸引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南宁中关村信息谷科技产业园项目于2021年6月8日正式启动。项目位于南宁市高新区,园区占地78亩,总建筑面积8.4万平方米,建设46栋独立产权的别墅式科技楼。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重点项目,南宁中关村信息谷科技园由北京中关村和中交四航局合作开发,联合投资3.7亿元,由中交四航局承建。包括土建工程、装饰装修、机电消防、园林绿化等,项目目前已完成6个组团的封顶,其中2个组团已完工,完成了总体建设60%任务。
摄影:朱育理 南宁中关村信息谷科技园项目鸟瞰
摄影:陆靖 科技园办公区
为了确保项目建设进度和安全,项目施工方中交四航局科学组织施工,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推进精细化管理,打造智慧工地。
进入南宁中关村信息谷科技园项目施工现场,偌大的工地里找不到一座施工电梯的身影,这也是塔吊可视化安全监控系统带来的又一“黑科技”。在综合考虑了施工电梯的实际用途、施工成本和管理成本后,项目团队发现塔吊吊装材料的效率足以媲美施工电梯,且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均可得到保障,在经业主单位和设计单位审批同意后,项目取消了项目施工电梯的安装设置。中交四航局南宁中关村信息谷科技园项目生产副经理牙廷义介绍,这一创新性举措不仅有效避免了施工电梯安拆和使用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风险,而且直接减省了施工电梯的租赁费、安拆费、人工费等费用近9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安全施工和降本增效的双赢。
摄影:张天旭 智能化营区大门
摄影:王钟健 夜学讲堂
自2021年6月开工以来,项目部以培养复合型房建业务人才及提高协作队伍技术管理能力为目标,推出了以“夜讲”“夜学”“夜谈”“夜议”为主要内容的“夜学讲堂”,探索了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授课人员不局限于领导班子,还有部门长和一线技术员,甚至是现场的产业工人。23个学时、7场授课、5场交流发言、3场交流讨论……“夜学讲堂”成为南宁中关村信息谷科技园项目加强质量管理的有力抓手,为推进项目高质量建设夯实人员根基。
2022年7月,南宁雨季让中交四航建设者遭遇了膨胀土地区天然地基土方施工的难题。大雨造成杂填膨胀土层软化变质,导致施工难以推进。此外,如果埋深地基按原定计划采用毛石混凝土回填至设计标高会带来较高的工艺成本。
‘夜学课堂’就此展开了一场与天然地基施工的对抗赛,从现场勘察、工艺探讨到安全风险辨识、成本核算,再逐项分析比选施工方案,提出采取基础承台下沉、加高柱身的方案,同时对不良土进行改良,土方利用率达到100%。
摄影:王琪 花园式露台
通讯员:肖明葵、房毅、付克勇、郑淑琴、粟博禹、陆靖
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