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是国家对外开放的门户,是对外交往和经贸合作的桥梁。为做好“边”的文章,切实发挥口岸的作用,广西持续推进智能化、智慧化建设,在中国连接越南并通往东盟国家最大的陆路口岸——凭祥友谊关口岸形成了精密运转的“智慧大脑”。“壮美广西·全面深化改革调研行”,今天我们跟随采访团记者走进友谊关智慧口岸实地探访,看科技密码怎样推进高效、便捷通关。
走进友谊关智慧口岸自动化集装箱接驳区,记者看到,5台大型全自动固定吊机把集装箱吊起,精准地放在无人驾驶运输车上,运输车沿着既定路线自动行驶到对应卡口,经核验后驶入口岸监管区进入下一步通关环节,整个过程无需人工干预,企业无缝对接实现“交货即走”“提货即离”。
在距离接驳区不远的综合查验平台,冷链车、厢式板车等上百辆车停得满满当当,一箱箱待查验的货物整齐堆放,海关关员们拍摄记录、比对信息、抽样开箱、打光验货……76个查验位忙而不乱。
海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查验平台还采用智能检疫处理系统等智能化技术手段,智慧口岸投入运行之后还会引进使用VR眼镜等智能化设备,在保证查验准确率的同时提高查验效率。目前,查验一整车约10分钟,每天查验量约150车。今年前5个月,经友谊关口岸进出口货值达2373亿元,同比增长27.7%;进出口货运量260.4万吨,同比增长33.7 %;进出境车辆达35.6万辆次,同比增长24.2%。
【记者手记】在广西友谊关智慧口岸采访,我们感受到了智慧赋能高效通关的“加速度 ”。从厘米级定位的无人驾驶到秒级响应的智慧查验,每个数据跃动的背后,折射着中国—东盟贸易动脉的强劲活力。矗立在南疆国门的口岸,用2880标箱的日处理能力和27.7%的进出口增速告诉我们:智慧化不是冰冷的机器替代,而是让通关如“毛细血管”般畅通无阻的系统性变革。当VR眼镜即将加入查验阵列,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技术迭代,更是一条以创新为基石、以效率为纽带的新型开放之路,必将成为奔向未来、联通世界的“超级链接”。
广西台 李陈晨 宋永杰
崇左台 何开向
凭祥融媒 谢育明
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