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资源部发布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修复15个典型案例,广西北海涠洲岛珊瑚礁生态修复项目作为中国高纬度珊瑚礁群修复治理样板成功入选,受海水升温与陆源污染等多重影响,涠洲岛活珊瑚覆盖率曾一度断崖式下降,如今,经过多种手段的治理修复,这片一度濒临灭绝的“海洋热带雨林”重焕生机,走出一条从“生态痛点”到“中国样板”的逆袭之路。
在涠洲岛海域的碧波之下,广西大学海洋学院的科研人员正将一株株培育好的珊瑚幼苗固定在海床上,从2015年开始,这支科研团队如同“海底园丁”,在30多公顷海域投放了1520座人工礁体,建成了120个珊瑚苗床,累计种植了近十万株珊瑚苗。
涠洲岛海域拥有我国大陆沿岸纬度最高的珊瑚礁生态系统,面积近 3000 公顷。近年来,北海市通过陆海统筹、立法保障、科技赋能、全民参与等措施,对涠洲岛珊瑚礁实施系统性修复,显著提升涠洲岛珊瑚礁生态系统质量与稳定性。目前,全岛人工珊瑚礁修复面积累计达38公顷,规模居全国首位。
通过构建“科研+科普+旅游+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相关保护、科研单位每年除了组织志愿者参与海底珊瑚种植活动外,还联合岛上潜水企业,共同强化珊瑚保护与监测力度,有效提升公众保护珊瑚礁的意识。
目前,涠洲岛已构建起成熟的全链条珊瑚礁修复体系,为全球高纬度珊瑚礁保护贡献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国方案”。 2024年,涠洲岛斩获全球可持续发展领域权威奖项——“新可持续城市与人居环境奖”;同年底,生态环境部正式公布了第三批美丽海湾优秀案例名单,涠洲岛成为广西唯一入选的优秀案例。
北海台 庞福林 黄家海 卜麒竣 沈世钰 卜远庆 朱萌
通讯员 谭旭东
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