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各地依托特色水果产业,在提升种植规模、优化品种结构、拓宽销售渠道、打造农旅融合等方面持续发力,延伸水果产业链,助力乡村振兴。
我国首个获得植物新品种权证书的芒果品种——“桂芒一号”,今年迎来首次大规模丰收。这几天,在田东县祥周镇的种植基地内,果农们正抓紧采收。
“桂芒一号”由广西农科院提供技术支撑,企业统一规划种植、品牌销售并保底回收,形成“科研+企业+农户”协同模式。目前,百色市“桂芒一号”芒果种植面积达2000亩,今年200多亩迎来首年投产,产量约60吨。
电商与冷链物流,为广西优质水果打通产销链路“跑”向广阔市场。在“中国石硖龙眼之乡”贵港市平南县,15万亩果园今年迎来丰收,产量达18万吨。当地不断完善农产品冷藏、冷链物流配送,从产地预冷、航空运输到末端配送,形成一条完整的冷链链条,确保石硖龙眼以枝头采摘般的新鲜度运抵全国消费者手中。
河池市天峨县的龙滩珍珠李也正成熟上市,果农通过直播带货方式销售,拓宽销路的同时也打响了品牌。
从“种得好”到“卖得好”再到“玩得好”,“采摘经济”与文旅消费深度融合,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在桂林荔浦市的红心火龙果种植基地里,一个个色泽鲜艳、饱满圆润的火龙果挂满枝头,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
荔浦市通过探索“一村一品”及“农业+旅游”发展模式,鼓励种植畅销农产品,如鹰嘴桃、葡萄等,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成为现代农业增长新亮点。
百色台 黄运娥 李琛
河池台 陆剑峰 覃墨舟
荔浦融媒 黄炎宝
天峨融媒 王凤姣 李代涛 莫秋练
平南融媒 苏津平 蔡晟
通讯员 郑露露
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