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NEWS

首页>新闻 > 正文

【中外媒体看广西】中央媒体持续聚焦广西城乡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

2020-08-25 19:00:56 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

  连日来,中央媒体持续聚焦广西城乡群众脱贫致富走向小康生活。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在头版报道百色靖西市因地制宜推进精准扶贫,好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昨晚央视《新闻联播》把目光投向北海,长篇幅报道疍家小镇的幸福新生活;今天出版的《经济日报》在头版刊发题为《党员有劲头 村民有奔头》的报道。  
  《人民日报》聚焦百色靖西市大莫村:因地制宜推进精准扶贫 好日子越过越有奔头
  《人民日报》的报道题为《广西百色靖西市大莫村因地制宜推进精准扶贫 好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分“技术有人教,销售有保障”“引来山泉水,用水不再愁”“盖起新校舍,有了助学金”三个层面,介绍大莫村在广西持续加大少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力度、以及粤桂对口扶贫协作支持下,因地制宜发展扶贫产业,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质量。如今,大莫村已形成优质稻种植等特色产业,修建了引水管道,实施了道路修整、电力改造等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起了卫生室、农家书屋、戏台、篮球场等,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越来越多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孩子在助学政策帮助下完成学业,学校教育条件得到很大改善。全村贫困发生率从2015年高达82.8%,降至2019年底的1.12%,实现整村脱贫。 
  央视《新闻联播》聚焦北海:疍家小镇的幸福新生活
  在广西北海有这样一群水上人家,他们常年以船为家、以海为生,被叫作疍家人。几十年前,疍家人陆续“洗脚上岸”定居。十八大以来,靠着党的好政策,昔日的疍家渔村变成了独具风情的疍家小镇。疍家人在家门口做起了“靠海吃海”的新生意,过上了面朝大海的幸福新生活。 
  一大清早,在北海市银海区疍家小镇的海鲜市场,赖光彩的生意就已经忙碌起来,她的商铺一个月能卖出一万块钱。在家门口就能把生意做得风生水起,这在几年前却是不敢想的。 
  虽然依靠国家政策,疍家人结束漂泊来到岸上定居,也逐渐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但是,缺乏产业支撑和规划管理,生活水平很难再上一层楼。年轻人得不到发展的机会,纷纷离开了家乡。赖光彩就在外面做了十几年导游。 
  疍家人迫切需要产业扶持,但是究竟要扶什么?当地干部跟老乡们坐下来细致研究,摸索着还是应该做好大海这篇文章。2017年,为疍家人量身打造的惠民工程——海鲜市场项目一落地,熟悉海鲜买卖的疍家人眼睛全亮了。 
  作为北海市最大的搬迁安置区,两个村加起来共有1600多户村民,一个农贸市场显然不够。既然疍家人这么爱海,以疍家文化为依托的海洋特色小镇项目何不顺势启动呢? 
  2017年,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村支书陈其雄带头在小镇上经营起了疍家风情的民宿,他把家里的房子全部按照疍家的传统重新装修了一番。 
  短短三年,海边小镇开民宿、开餐馆、建起赶海体验式渔家乐。两三百家商户的年收入少的增加了十多万元,多的增加了二三十万元。 
  如今疍家小镇的夜晚,家家户户熬夜补渔网已成回忆,来到广场上坐看一场免费露天电影,迎着海风和歌起舞就是小康人家的日常。 
  《经济日报》聚焦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党员有劲头 村民有奔头 
  《经济日报》刊发报道《党员有劲头 村民有奔头》。报道说,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来宾市武宣县桐岭镇和律村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把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探索出了致富路,充分鼓足乡亲们的干劲,让他们能够搭上产业致富的列车。而今,和律村道路两旁装上太阳能路灯,家家户户住着漂亮的小楼。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村发展,加入生猪养殖合作社,发展砂糖橘、冬种云耳等产业。2018年,和律村实现整村脱贫,产业越来越旺,日子越过越好。

评论

共有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