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持续做好移民搬迁安置“后半篇文章”,让搬迁群众更好融入新家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今天的新春走基层,我们一起走进百色市两个易地搬迁社区,实地探访当地群众的新生活。
走进隆林各族自治县鹤城新区安置点,迎新年的气息扑面而来。记者来到搬迁户杨国芬家里拜访,三室两厅的住房干净整洁,电视机、冰箱、热水器、洗衣机等家电齐全,曾经,他们一家5口人居住在大石山里,因家人多次大病手术导致生活变得非常困难。如今的新房和一份稳定的工作都是她原来没想到的。
话语间洋溢着幸福,也道出了社区居民的心声。鹤城新区安置点总投资13.75亿元,安置全县16个乡镇175个行政村的苗、彝、仡佬、壮、汉等各族困难群众3372户约1.46万人。这些年,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学校以及体育设施,便民农贸市场等公共设施逐步配套齐全,搬迁群众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搬得出,如何稳得住。记者走进在安置点配套建设的脱贫奔康产业园里,看到厂房依次排开,制衣车间内工人们正快速熟练地缝制服装,这里的工人大多是鹤城安置点的搬迁群众和附近居民,对于他们来说,一份家门口的工作,让赚钱和顾家两不误。
在田阳区易地搬迁安置点丽林社区,搬迁户黄任江正通过视频电话,询问儿子黄有鸣在广东务工的近况,今年是他们家搬进丽林社区的第7个新年,如今儿子和儿媳的工作都有了着落,自己则在社区居委会工作,有了固定收入。
为解决搬迁群众的后顾之忧,丽林社区设置了帮扶车间普工、保洁员、物业管理员等132个公益岗位,向1162人发放稳岗务工补贴共135万元,为8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提供跨省务工交通补贴;并设立零工服务驿站,提供零工咨询对接服务,帮助搬迁户实现整户劳动力就近充分就业。此外,当地还开设公交车专线和共享单车服务,建设垃圾分类转运中心和农事城办综合服务大厅,真正实现“办事不出社区”。
幸福是一间承载百姓梦想的温暖居所,幸福是家门口就能端起的饭碗,幸福是10分钟社区生活圈带来的便利。无论是隆林还是田阳,搬迁群众从偏远的山里来到县城,生活从安居到宜居,一栋栋好楼房,一条条民生新举措,描绘出民生新图景,也托起搬迁群众稳稳的幸福。
百色台 黄腾 隆林融媒 莫雅雯 岑瑞英 杨文安
田阳融媒 毛嘉琨 黄铖
通讯员 苏美荣 黄喜兰
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