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NEWS

首页>新闻 > 正文

文化抗战不是口号,是我们这些人,用笔、用歌、用命,一点点把民族的骨气拼回来

2025-09-22 19:54:51 来源:广西广播电视台

  抗战的风,一半是炮火的凉,一半是人心的烫。当枪林弹雨撕碎寻常,那些藏在衣角的牵挂最是戳心。今天,我们以虚拟人物任素宁的日记为窗,推开电视剧《阵地》的时光扉页,看文人如何用赤诚作光,以文为战,在黑暗里燃起不灭的希望——


《阵地日记》
任素宁
9月22日,阴
  今天没出太阳,但人心是热的。
  一大早,我拎着药箱去战地帮忙,石板路被昨夜的轰炸翻得坑坑洼洼,像极了我心里的沟壑。鞋底踏过碎瓦,水洼里还漂着昨夜落下的传单,墨迹被雨水泡得模糊,却仍能辨出“救亡”二字。战地医院原是学堂,黑板上粉笔字尚未擦净,却堆满血迹斑斑的担架。
  医院不停地运来伤员,空气中满是碘酒与血的气味。刚抬进来的一个战士肚子被炸开了,我帮着医生用纱布给他止血,血止不住还是喷薄而出,战士咬紧牙一声不吭,我不停地深呼吸,只为让自己颤抖的手稳定下来。一个手臂被炸掉的小战士问我:“姐姐,我好了还能回前线吗?”我点头,喉咙却像被棉纱堵住。
  我小跑着再去拿纱布,没想到一转身,竟在小战士的身边撞见了他——韩大勇。他瘦了,黑了,眼神却还是那样,像能把人钉在原地。

▲电视剧《阵地》片段

  那一刻,我们谁都没说话,只是站着,像是从南京的那场血海里爬出来,满身是伤,却还没倒下。
  他说:“你还活着,就好。”
  我说:“我还没报仇,不能死。”
  我们没有提过去,也没有提未来。但我知道,他还在战斗,而我,也不再是那个只会写文章的学生了。他没有多讲战况,只轻轻补一句:“下次见面,我带鬼子头盔给你当笔筒。”我笑着应好,却在他转身那刻泪如雨下。

  傍晚警报骤响,敌机掠过,众人躲进岩洞。张曙老师带着一群孩子就地坐下,教唱新写的《岩洞教育歌》:“炸弹炸不碎读书声,石头压不垮少年心......”童 声脆生生的,在潮冷的石壁间撞出回声,像从石头缝里开出的花。我缩在角落记录这一切,并在文章中写下这些字:只要还有人写字、唱歌、教书、换药,这座城就不会倒!桂林没有前线那么血腥,但每一首歌、每一张纸片,都是子弹!
  今天我才明白,文化抗战不是口号,是我们这些人,用笔、用歌、用命,一点点把民族的骨气拼回来。

一字一句都是民族的呐喊
每帧每秒都是精神的传承
敬请锁定央视一套20:00黄金档
电视剧《阵地》
共赴这场热血激荡的岁月之约!


图片:广西电视传媒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评论

共有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