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NEWS

首页>新闻 > 正文

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以“民族团结+红色传承”为笔,绘就开学第一课的家国画卷

2025-09-02 22:23:39 来源:广西台都市频道

中华民族一家亲

团结共筑强国梦

- 2025秋季开学季 -

金秋九月,丹桂飘香,新学期的序章在希望中拉开。9月1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团结共筑强国梦”为主题,精心打造了一堂兼具温度与深度、融合历史与未来的新学期“开学第一课”。恰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学校巧妙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抗战精神传承相融合,通过升国旗、讲故事、忆先烈、学榜样等多元形式,为全体师生开启了一场浸润心灵的爱国主义教育之旅,让家国情怀在开学之初便深植师生心中。


国旗之下,校长开讲:

以“中国人”身份锚定家国信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校园,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全体师生肃立注目,嘹亮的歌声里满是对祖国的赤诚与敬意。这一刻,国旗不仅是国家的象征,更是凝聚民族情感、唤醒历史记忆的精神旗帜。

升旗仪式后,吴鸿丽校长以《我是中国人》为题开讲,抛出“何为中国人”的时代之问。她结合抗战历史中各族同胞同心御侮的鲜活事迹——从东北抗联里的满族战士,到西南边陲支援前线的壮族群众,从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的传奇,到维吾尔族同胞守护边疆的坚守,生动阐释了“五个认同”的深刻内涵。“中国人,是在民族危亡时并肩作战的同路人,是在国家发展中携手前行的追梦人。”吴校长的话语掷地有声,引导学生从认同自身“中国人”的身份出发,将个人成长的轨迹与国家发展的蓝图紧密相连,在心中种下“爱党爱国爱民族”的种子,让家国信仰在懵懂的心田中生根发芽。



红色故事润心:

以“中国人”身份锚定家国信仰


“这张照片,是我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拍下的。每次看到它,讲解员姐姐‘英雄的故事要永远讲下去’的话语就会在我耳边回响。”在“我们热爱伟大祖国”版块,六(1)班学生李芊梦的分享格外动人。作为广西革命纪念馆“小木棉”红领巾讲解员,她带着自己在北京天安门广场的留影,讲述了从“好奇英雄事迹”到“主动传播红色故事”的成长历程。“以前听英雄故事,我只觉得他们很伟大;现在我成为讲解员,才明白把他们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是对英雄最好的纪念。”李芊梦的话语里满是坚定,她誓言要做“红色精神的小小传承人”,让广西的革命故事跨越山海,走向更远的地方。

五(4)班梁微微同学深情诵读赵一曼烈士的家书,当“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这句话缓缓道出,现场师生无不动容,热泪浸湿了眼眶。这封穿越时空的家书,不仅是一位母亲对孩子的牵挂,更是革命先烈舍家为国的决绝与担当,让师生们深刻体会到今日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六(1)班吴芷涵同学则展示了写给方志敏烈士的信,字里行间满是对先烈的崇敬:“您在《可爱的中国》里描绘的美好未来,如今已成为现实。请您放心,我们会以您为榜样,为建设更可爱的中国而努力!”稚嫩的笔迹里,是新时代少年对英雄的致敬,更是对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决心。

吴鸿丽校长也以广西民族博物馆“岂曰无名,山河为证”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展志愿讲解员的身份,讲述了抗战时期广西各族儿女挺身而出的感人事迹——有的青年弃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有的群众捐钱捐物,支援军队作战;有的村寨团结一心,抵御外敌入侵。这些故事,将“不屈不挠、团结御侮”的抗战精神深深融入师生心中,让红色基因在代代相传中焕发新的生机。



榜样引领前行:

以“中国人”身份锚定家国信仰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当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响彻校园,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升起,全体师生肃立注目,嘹亮的歌声里满是对祖国的赤诚与敬意。这一刻,国旗不仅是国家的象征,更是凝聚民族情感、唤醒历史记忆的精神旗帜。

升旗仪式后,吴鸿丽校长以《我是中国人》为题开讲,抛出“何为中国人”的时代之问。她结合抗战历史中各族同胞同心御侮的鲜活事迹——从东北抗联里的满族战士,到西南边陲支援前线的壮族群众,从回族抗日英雄马本斋的传奇,到维吾尔族同胞守护边疆的坚守,生动阐释了“五个认同”的深刻内涵。“中国人,是在民族危亡时并肩作战的同路人,是在国家发展中携手前行的追梦人。”吴校长的话语掷地有声,引导学生从认同自身“中国人”的身份出发,将个人成长的轨迹与国家发展的蓝图紧密相连,在心中种下“爱党爱国爱民族”的种子,让家国信仰在懵懂的心田中生根发芽。



榜样引领前行:

以坚守之力共筑家国新图景


“守好国门,就是守好家。”活动现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最美奋斗者、百色市那坡县天池国防民兵哨所哨长凌尚前的到来,为师生们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家国责任课”。他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了自己扎根边境哨所30余年的经历:在崇山峻岭中巡逻,脚下磨出了厚厚的茧子;在风雨交加中值守,身上湿透了却从不退缩;用脚步丈量国土,每一寸土地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只要我还走得动,就会一直守下去!”凌尚前的话语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坚守与担当,让师生们深刻理解了“家国”二字的重量——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守护国家的安宁,就是守护每个家庭的幸福。


随后,五(2)班师生共同带来诗朗诵《写中国》。“写中国的山,巍峨耸立,那是民族的脊梁;写中国的河,奔腾不息,那是文明的血脉;写中国的人,团结奋进,那是复兴的力量……”激昂的语调、真挚的情感,将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深情化作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校园里久久回荡,为本次“开学第一课”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教室里,各班也开展了学科与思政结合的班会课。同学们积极分享自己读到爱国故事,英雄事迹, 心中涌动着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塑造灵魂、培育信仰。”吴鸿丽校长表示,作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将持续以“开学第一课”为起点,把红色文化、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日常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在课堂上讲述民族英雄的故事,在活动中开展民族团结的实践,在校园里营造爱国爱党的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坚定理想信念,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岁月流转,精神永恒;民族团结,薪火相传。南宁市新兴民族学校的“开学第一课”,不仅是一次教育活动,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一次信仰的传承。在这里,民族团结之花正娇艳绽放,红色薪火正代代相传,而无数颗年轻的“家国心”,也将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end-

通讯员:梁满  周鹏


相关阅读

评论

共有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