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全区各地鲜花祭祀、网络祭祀等现代环保的祭扫方式和花坛葬、海葬等生态安葬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传统的清明节呈现文明新风尚。
连日来,在柳州西山梦园墓园和月山公墓,祭扫的群众井然有序。墓园推出鲜花换纸钱、免费饮用水和“时空信箱”等便民措施,同时加大对惠民殡葬政策、节地生态安葬理念和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的宣传。在玉林,许多市民用鲜花和水果代替烧纸祭祀;贵港市莲花山墓园入口处设置了鲜花换鞭炮点,许多市民将带来的鞭炮换成黄白菊花摆上墓碑前,以此寄托哀思。数据显示,4月4日至6日,全区93个殡葬服务机构,共接待祭扫群众205万多人次。
文明祭扫倡导新风尚,在全区各地,“互联网+”的普及让“云祭扫”热度攀升,不少市民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进入祭祀平台,在线缅怀故人。随着移风易俗逐步深入,生态安葬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在2025年广西清明主题宣传月和第十三届广西节地生态安葬活动中,南宁、柳州、北海等10个市(县)共14个安葬点同步以花坛葬形式安葬2389位生态安葬践行者。
目前,全区已有12个市县共建成18个节地生态安葬示范点。2024年,南宁节地生态安葬率高达72%,位居全区之首。
近年来,广西各级民政部门深化惠民殡葬改革实践,全面提升节地生态安葬管理服务水平,不断完善节地生态安葬服务体系。自2013年以来,广西民政累计投入福彩公益金5000多万元,举办公益花坛葬、骨灰撒海等生态安葬活动136场次,生态安葬和撒放骨灰22687例,为群众节约丧葬费用约5.2亿元。
广西台 何珊 陈满雄 何思勉
南宁台 李鸿铭 陆锡梅 周圆曦
柳州台 练芳 董旭军 刘双生 何刚
梧州台 万春
百色台 黄天松 岑慧
贺州台 谢姝 通讯员 蒋婴婴
贵港台 张耀元 张洪培
玉林台 杨丽生
通讯员 林业杏 伍用文
评论
共有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