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NEWS

首页>新闻 > 正文

1800多年前的陶船,用途是什么?

2023-12-01 11:30:34 来源:

  贵港梁君垌东汉墓M14出土(M14:13),墓主是东汉时期九真郡咸驩县(今越南乂安省演州县)县丞。船舶模型。船底呈深弧形,首尾高,中部低,分为前、中、后三舱,前舱为划浆区,中舱为主宾室,后舱为舵楼,顶有可移动的舱盖,船内活动面铺板支撑,船头平台有挡板和鼓,船上共有15俑,其中中舱2俑体型较大,为主宾,前舱12俑和后舱1俑体型较小,为船工。陶船全长64.8、中宽19.4、通高23.9厘米。船模体量较大,结构复杂,形象写实,反映了东汉时期岭南地区高水平的造船工艺及航运技术,是一件难得的造型艺术珍品,对于探讨汉代岭南地区的航运交通具有重要价值。

  尽管梁君垌陶船模为模型明器,而非实用船舶,但从梁君垌陶船模仍可解读出当时航行于西江流域船舶的若干特点,并且以此推求其功能与性质。陶船模出土于岭南腹地西江支流的郁江沿岸,远离海岸,上层建筑众多且复杂,受风面积较大,缺乏帆樯绞车,可以判断其为内河航船,不适宜海上航行。桥楼内手持蒲扇的乘客、高台上面向船头抄手而坐的三个观光陶俑、船底铺板等说明该船模为客货混装船。而文献记载,岭南地区在西汉时期已经拥有多重楼橹结构、体型硕大的楼船和戈船,同时期的外徼船(东南亚船)也已经使用三四只蒲草帆,并使用铁叶拼合木板。缺乏帆樯、客货混装显示作为内河船的梁君垌陶船模所代表的技术,是相对保守和落后的。

  梁君垌陶船模与德庆陶船模、先烈路陶船模、皇帝岗木船模在主船体结构上层建筑和船舶属具上的相似性,说明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亲缘关系。这种亲缘关系,既反映了东汉时期西江中游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也说明内河运输船舶所代表的人群,从事货品运输,流动性较强,比一般人群更容易接受外来文化与技术,能够相互借鉴和吸收。而且,这种借鉴和吸收并不局限在岭南地区内部。梁君垌陶船模、德庆陶船模、先烈路陶船模、皇帝岗木船模为代表的岭南船舶,其上层建筑的庑殿顶和两面坡式样的船楼与长沙西汉木船模桥楼、江陵木船模桥楼十分类似,应是对后者的模仿与学习。而且,岭南与湖北、湖南汉墓热衷于以船模随葬的习俗,也显示了两地紧密的文化联系。


部分内容来自论文《广西贵港梁君垌东汉墓出土陶船模》作者谭玉华

图片由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提供

评论

共有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