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NEWS

首页>新闻 > 正文

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探索科学发展之路

2012-06-25 17:34:07 来源:中国文化报

  为贯彻落实中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精神,充分发挥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分类指导东、中、西部和城乡基层文化建设,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科学发展上水平,文化部、财政部在2011年共同开展了“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项目)创建工作”,主要内容是:在“十二五”期间,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在全国东、中、西部创建一批结构合理、发展平衡、网络健全、运行有效、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培育一批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探索路径、积累经验。

 

  创建工作对于进一步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充分调动地方人民政府的积极性,整合、集成“十一五”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果,更好地研究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项工作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的肯定。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议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表明这项工作已经由文化系统的部门行为上升为中央的重要决策部署。

 

  示范区创建工作引起了地方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已经成为各示范区创建城市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第一批31个示范区创建城市,由市委书记或市长担任创建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的就有23个,并首次全部以市委、市政府文件形式制定下发了《创建规划》和《创建方案》,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文化、发改、财政、人事等多部门协调联动的创建工作格局。通过开展创建工作,各地公共文化经费投入、设施建设、服务供给等各个环节的任务都得到了明确,体系化、定量化、指标化程度明确提高,有效推动了各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入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同时,浙江、江苏、上海、湖北、重庆等省份还参照国家级示范区创建工作机制和标准,全面启动了省级示范区创建工作,形成了文化部门层层推动创建、全国各地积极参与创建的良好氛围。

 

  从创建工作情况看,各示范区创建城市将创建工作作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途径、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投入、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建设等方面优先考虑、重点推进,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跨越式发展。一是撬动地方大幅投入。粗略估算,首批中央财政3.05亿元示范区创建补助资金撬动了31个城市财政投入资金超过100亿元。31个示范区创建城市均以创建工作为契机,推动落实了中央关于“保证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的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的政策要求,部分创建城市2011年比2010年文化事业费投入实现了翻一番。二是设施建设大幅提速。通过开展创建工作,许多示范区创建城市将重大公共文化设施项目列入“十二五”规划并加快施工建设,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至少提速5年,不少创建城市启动了一些大型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项目,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同时,按照创建指标要求,各地还采取了一系列“固强补弱”的措施,优化公共文化设施空间布局,提高设施体系化水平,推动了文化设施合理布局、均衡发展。三是突出矛盾加快解决。如各创建城市纷纷增设编制,落实创建标准中每个乡镇文化站配备3名专职人员、每个社区配备不少于1名财政补贴的文化管理员的要求,使长期存在的乡镇文化站无人员编制和村(社区)无配置文化管理员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此外,很多创建城市对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绩效考核机制等难题进行了制度设计研究,并上升为政府文件,形成长效机制。

 

  本报选择了部分创建示范区进行介绍,希望通过具体而丰富的创建举措,展示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伟大实践。

 

  成都:创新理念 引领全市文化总动员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发展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引下,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正从欣欣向荣的建设期,高速迈进全面发展的平衡期。

 

  文化设施标准全市统一

 

  从2003年成都市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建设开始,成都市就以构建惠及人人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牵引,把建设基层公共文化阵地和长效保障机制作为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的工作目标。2009年,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突飞猛进,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阵地、人员、经费、活动“四落实”。2010年成都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覆盖,形成了“城市、区(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文化圈层,建立了覆盖城乡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如今,成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如何发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作用,让公共文化设施更好地服务于群众,成了当地文化部门的工作重心。

 

  为了保证公共文化设施使用到位,成都市文化局统筹全市文化部门,在设施建设、经费保障办法上实现了全市统一,并对全市所有公共文化设施的功能设置和服务职能进行了统一规范;在人员配备上,乡镇、街道基层文化站和文化中心人员配备纳入了乡镇、街道政府人员序列;在设施配备上,成都市统一安排部署,各区县财政统一安排支出,为各地文化站、文化中心配备基本设备;在经费落实上,成都在全国率先正式设立乡镇(街道)常年公共文化服务经费,按照中心城区、近郊区、远郊区常住人口每人每年10元、8元、6元的标准纳入县级财政预算;在管理办法上,成都市对基层文化站、文化中心的公共文化设施出台了相关管理办法和奖惩措施。2011年,成都在全市评选了50家公共文化设施使用最为突出的文化站和文化中心,并给予表彰。

 

  借助社会力量,突破固有阵地

 

  “要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仅是文化系统内部的责任,更应该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成都市文化馆馆长贾磊表示,随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不断完善,文化系统内部有限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群众的日常文化需求,此时就需要借助社会各界力量,突破固有的文化阵地,将文化活动开展到群众身边去。

 

  成都市文化馆在公共文化服务理念上进行了很多创新性探索。其中全国首创的“报纸上的文化馆”得到全国各地文化部门的高度关注。“报纸上的文化馆”“网络文化馆”等创新模式极大方便了群众的文化体验。如今,成都市民足不出户,点点鼠标、看看报纸就能对每天的文化大事一目了然。

 

  成都市文化馆还创新性地提出文化服务社会化、文化活动品牌化、群众文化专业化、运作方式多元化的“四化”要求。“公共文化服务就必须突破固有的文化阵地。” 贾磊介绍,以成都市文化馆为例,文化馆在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中重指导、督促、检查等;在群众文化活动中,主要发挥策划、引领、支持的功能。近年来,成都市文化馆还相继提出了“全社会都是文化阵地”“建没有围墙的文化馆”“媒体传播也是群众文化活动”等全新的理念,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指导和引领作用。

 

  走出文化阵地办文化,创新理念引领成都文化总动员。发动全社会力量,让文化真正深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才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真谛。

 

  (本报驻四川记者梁娜)

[nextpage]

  上海徐汇区:探索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

 

  作为上海市唯一入选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城区,徐汇区大力推进文化信息化建设,重点通过启动、开发徐汇公共文化信息平台,改变文化服务的单向输出,形成文化服务与文化受众的双向互动,有效解决了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需对接矛盾,再造服务流程、服务模式、服务秩序和服务管理体系,着力拉近公共文化三级服务网络的距离,提高服务的公共性、针对性,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和效率。

 

  文化服务智能化管理

 

  作为示范区创建过程中的亮点——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就是搭建公共文化服务一卡通平台,该平台由多媒体智能互动终端、智能一卡通IC卡和智慧文化数据中心三部分构成。徐汇区文化局依托公共文化一卡通建设,创新性地进行文化服务智能化管理,打造公共文化信息采集和反馈平台,完善信息发布、反馈、活动预约等环节,让居民参与到社区文化的建设和管理中来。

 

  利用文化服务智能管理平台进行居民文化服务需求调研并发布调研结果。居民依托一卡通服务卡,人人、处处、时时可以参与反馈文化需求,区文化局实时了解居民需求后,可以有针对性地提供文化服务,提高了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性。

 

  利用文化服务智能管理平台进行文化活动预约。徐汇区文化局利用文化服务智能管理平台,将文化设施的“供”“需”对接,把该区各活动室、剧场、多功能厅等文化设施的可供使用时段、使用要求以及各文化团体的活动信息,第一时间推送到居民中,鼓励个人、团队通过“刷卡”,有的放矢地完成文化活动的异地预约和现场签到,切实提高了文化设施的利用率。

 

  利用文化服务智能管理平台进行智能评价。居民参与文化服务活动后,可以通过智能管理平台对服务项目、内容进行评价,徐汇区文化局通过评价内容,可对服务质量较低的项目进行完善,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质量。

 

  徐汇区文化局通过文化服务智能管理平台,全面收集居民最需要的、参与程度最高的文化活动信息,同时进行数据发布、信息采集与反馈调研,通过数据分析,实现文化服务资源的智能分配;通过收集每个文化设施的综合利用情况,对包括教育、健身、志愿者等各类优质资源进行合理优化,实现时间、内容、人群上的充分整合。

 

  文化服务智能化取得显著成效

 

  转变政府职能的有效途径。智能化服务打造公共文化信息采集、预约、发起、反馈的平台,改变过去文化服务的单向输出模式,形成文化服务与文化受众的双向互动,解决公共文化服务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对接的矛盾。以创新的理念和包容的姿态,从过去更多关注文化产品,到更加关注文化服务,建立服务型政府,更加关注文化民生。再造公共文化的服务流程、服务模式、服务秩序和服务管理体系,拉近公共文化三级(文化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居委文化活动室)服务网络的距离,从而进一步拉近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距离。

 

  提升政府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信息化平台,提升公共文化信息的透明度,解决长时间存在的信息不对称、供需不对接的矛盾。在信息发布基础上,通过公共文化信息的采集、预约、发起和反馈功能,全面有效掌握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背景、不同区域人群的公共文化服务需求,让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提供者迅速掌握受众的文化需求并及时做出相应调整,同时让不同文化需求的居民参与进来,逐步由以往“政府主导,老百姓被动接受服务”转变为“政府引导,老百姓成为参与主体”的良好局面。

 

  整合区域资源的有效载体。“公共文化一卡通”作为区域文化资源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为区域内的资源联动共享、共赢搭建了坚实的平台。该区目前正在尝试推进的工作包括:一、区域文化单位购买服务与扶持相结合。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让不同群体免费或低价享受到更多精彩、丰富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另一方面,在政府购买服务的过程中,以项目合作、契约合作、原创作品支持等形式,对区域市属文化单位和民非组织给予政策和财政上的扶持,充分挖掘具有徐汇地域特色的文化精品。二、区属条块资源结合。通过文教结合,最大限度地扩大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受众面,并通过与13个街道(镇)合作,利用庙会、社区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形式,共建共享文化资源。三、不同受众的资源整合。该区将通过“公共文化一卡通”的调研功能,定期了解不同地区、职业、年龄段人群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便于诉求的集中整合和解决;还将依托微博等平台,及时收集线上“粉丝”对一卡通项目的意见和建议,便于进一步的更新软件,完善平台。

 

  提升政府行政资源的有效途径。一是使提供的文化产品更具针对性。通过“公共文化一卡通”的后台操作平台能够第一时间汇总相关数据和信息,以此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客观有力依据,确保了政府有针对性地投入文化事业经费。二是使提供的文化产品更具有效性。一卡通平台可以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区域、不同层面的受众提供各自所需的文化产品,避免了“一刀切”式的单向灌输,充分调动了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意识。三是使提供的文化产品更具实时性。徐汇区文化局成立了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化建设办公室,由专人负责从后台实时了解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及时发布和调整相关信息,实现线上线下与受众人群的“零距离”沟通。(沪 文)

[nextpage]

  东莞:“提升工程” 保障公共文化可持续发展

 

  广东省东莞市立足于改善文化民生,大力构建普惠、均等、优质、高效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今年,东莞重点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管理机制上寻求突破,全面启动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工程。同时,为了推动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还启动了创建东莞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镇(街)、村(社区、居民小区)、企业工作,努力创建高水平示范区。

 

  着力基层: 建设施 抓管理 促提升

 

  东莞市委、市政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推进文化建设,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2011年,东莞以完善基层文化设施为核心,市、镇两级投入3.9亿元,实施了“文化惠民”工程。不到一年时间,全市32个镇(街)文化站全部达到了“广东省特级文化站”标准,32个镇(街)都设置了24小时自助图书借阅设施,192个文化建设相对落后的村(社区)都拥有了文体广场、公共电子阅览室、图书室等文化设施,总建筑面积达86万平方米。目前东莞共有公共图书馆(室)610个,各类博物馆31座,文化广场769个。市、镇(街)、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已基本形成,并呈现出规模大、档次高、覆盖广,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特点。

 

  高标准、现代化的文化设施为创建示范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是东莞的优势之一,但光有硬件还远远不够。今年,东莞市以队伍建设和制度建设为核心,市、镇两级财政投入1.16亿元启动实施了“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工程。这项工程包含了四大创建项目,其中位居首位的是建立专兼结合的村(社区)公共文化管理服务队伍。

 

  根据东莞市政府出台的实施方案,今年东莞将为558个村(社区)各聘任1名专职的文化管理员和2名以上兼职的文化志愿者。文化管理员实行“村用、镇聘镇管、市指导培训”的管理模式,每人每年的补助不少于3万元。文化志愿者由市文化志愿服务总队和镇(街)文化志愿服务队招募、培训和管理。东莞市还专门设立了专项资金,用于对重点文化志愿服务项目进行扶持奖励。通过发挥文化管理员的主导作用、文化志愿者的辅助作用,提升全市基层文化设施的使用效果,增强基层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

 

  此外,东莞市还将积极实施文化人才轮训计划,以基层文化部门领导干部、文艺骨干、村(社区)文化管理员、文化志愿者为重点对象,广泛开展各类业务能力培训、知识更新培训和考察学习培训,努力提高文化队伍的知识素养和能力水平。

 

  与此同时,东莞市深入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制度设计研究,以公益性数字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和新莞人文化权益保障机制研究为重点,积极研究制定全市重大文化项目绩效考核办法、公共电子阅览室管理办法、村(社区)文化管理员管理办法、文化志愿者管理办法、文化志愿服务项目扶持奖励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面加强制度化建设,推进规范化管理,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深化创建: 镇、村、企业争创市级示范区

 

  “厚德务实”是东莞的城市精神之一,也是世世代代东莞人的宝贵品质。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务实的东莞人把创建工作作为推动文化事业创新发展的有力抓手,作为实现文化惠民的有效途径,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周期截止于2013年上半年,该创建周期结束后,东莞不会停止其创建步伐,而是把创建工作予以进一步延伸和发展。

 

  近日,东莞市政府正式出台了《东莞市创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镇(街)、示范村(社区)、示范企业工作方案》。实施方案参照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有关内容,结合东莞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创建标准、评审办法。从今年开始到2017年,东莞将以利用率、参与率、满意率和导向性为主要内容,分3批在全市创建18个示范镇(街),192个示范村(社区、住宅小区)、288个示范企业。通过发挥典型的示范、影响和带动作用,调动基层的积极性,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从基本性、均等性向优质化、高效化发展,让所有市民和广大外来务工者都能充分实现文化权利,享受文化发展成果。(莞 文)

[nextpage]

  长沙:依托本土资源建设特色乡镇综合文化站

 

  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长沙市依托各乡镇本土文化资源,建成了一个个符合村民文化需求的特色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工作中独树一帜。

 

  特色文化站“合”村民口味

 

  利用本土文化资源建好乡镇综合文化站,是长沙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一个崭新思路,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各具特色,满足了村民的文化口味,也最大限度地发挥了文化站的功能。

 

  在安沙镇综合文化站广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广场舞台两旁的对联“春夏秋冬四季传承社会真善仁和美,喜怒哀乐一生演绎人间酸甜苦辣咸”;在双江镇综合文化站,滚灯车、锣鼓亭子等非遗项目引入文化站;江背镇综合文化站打出了剧场牌;开慧乡综合文化站打出了湘绣牌,文化站免费聘请师傅教授绣花;金井镇综合文化站里的电影院,是全省首个乡村数字电影院,成了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也催生了农村群众文艺团队的建设,腰鼓队、舞蹈团、龙狮队、健身队、合唱队等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长沙县青山铺镇天华村的“九娭毑艺术团”,队员都是来自不同村子的农妇,她们如今打腰鼓、扭秧歌、说快板、演小品等样样拿手,还经常受邀参加乡镇、县里的各种活动,团长九娭毑还代表团队走上了长沙市春晚的舞台。

 

  “麻雀”虽小,功能齐全

 

  乡镇综合文化站的特色是建立在设施功能齐全之上的。长沙县的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均设置了多功能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综合培训室、电子信息网络室等,全部免费开放。在安沙、青山铺镇,免费美术培训最受农家孩子喜爱;在白沙乡锡福村,舞林大会夜夜上演;在星沙街道,每个周末的文艺表演轮番举行……这些都成为长沙城乡居民生活中的一道亮丽风景。

 

  长沙县各个乡镇综合文化站还启动了农村文化集市,将文艺节目送到农民家门口,在乡村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农民运动会、农民器乐比赛、舞蹈大赛、象棋比赛、老年人才艺大赛等在乡村屡见不鲜,越来越多的村民走出家门主动投身到文化活动之中,他们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感受文化的魅力,在活动中获取精神的愉悦。

 

  破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难题

 

  长沙市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过程中,以务求实效为目标,以六大文化惠民工程为着力点,实施公共文化进村入户工程、群众文艺千团百佳工程、“好戏天天演,欢乐满星城”演艺惠民工程等,并着力构建四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积极破解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突出矛盾和主要问题。

 

  在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中,文化部门时刻以文化惠民为宗旨,想方设法让人们享受文化成果。

 

  长沙县从2009年起,分3年时间在全县22个乡镇(街道)按新标准、新要求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在明确建设单位以后,有建设任务的乡镇,当地政府与建设单位签订了责任状。县政府组织县发改、国土、规划、住建、财政等部门协调落实相关责任。县文广新局负责制定建设方案,统筹规划设计,督促工作进度。文化站建成后,县文广新局还为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送图书、音响、电脑、文体器材等用品,并拨付建设经费。同时,长沙县政府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投”的方式,给每个投入使用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补贴建设资金100万元,全县已累计投入1700余万元;县财政每年为各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拨付常年运行经费5万元、免费开放项目经费2.5万元,加上中央下拨的免费开放项目经费2.5万元,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每年共计10万元,确保了各乡镇综合文化站的免费开放。(湘 文)

[nextpage]

  遵义:多措并举 确保制度设计高质量

 

  作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贵州省遵义市把制度设计研究工作作为示范区创建的重要内容,采取广泛征集课题研究单位、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建立专家联系指导机制、建立成果应用奖励机制等一系列举措,确保制度设计研究高质量。

 

  把社会力量发动起来

 

  遵义市在创建过程中,没有把制度设计研究的参与主体局限在遵义市甚至贵州省,而是面向全国公开征集研究单位。早在去年8月,遵义市就印发了《遵义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方案》,明确了25个制度设计研究课题,向市属文化系统及有关单位印发了《关于参与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制度设计研究的通知》,公布了《群众自办文化研究》等10个推荐课题,把基层力量调动起来;还在媒体上以广告的形式在全国公开征集研究单位,发动社会力量和相关专家参与制度设计研究。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研究院、贵州省省情研究会、遵义市发改委、遵义市地税局以及遵义各县、区(市)文化部门等42个单位提交了研究方案,经市创建办组织评审,确定了26个单位深化研究工作。

 

  目前,已有21个单位向遵义市创建办提交了25个课题30余份初步研究成果,经评审,最终确定了27个初步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质量高,具有创新性、导向性、带动性、科学性和较强的可操作性。如贵州省省情研究会提交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品牌活动示范作用研究》,为遵义市“激情广场·红歌之星选拔赛”“百姓剧场·舞台精品剧目免费展演”“乡村大舞台·农村文艺演出”“名城大讲堂·名家学者做客市图书馆博物馆讲座”和“农民科技文化体育活动周”五大群众文化活动品牌的广泛深入开展和示范带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还有大部分研究成果在机制、制度、政策方面为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出了许多建议,为下一步制定文化建设的专项制度及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下”两头都要“吃透”

 

  遵义市创建办多次组织召开了制度设计研究工作会,安排课题研究申报工作,对已申报参与制度设计研究的单位提出课题要求,紧密结合遵义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和“吃透”《遵义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规划》,全面深入了解遵义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状,准确把握国家的方针政策;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和文化部、财政部关于示范区创建的要求结合起来学习研究,做到全面、准确地把握,学习和借鉴外地的研究成果和经验,力争做到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进行理性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积极指导文化工作实践活动。

 

  遵义市制度设计研究的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在课题研究工作方案起草阶段,市创建办召开了制度设计研究工作座谈会,通报国家创建办对制度设计研究工作的要求,征集研究课题和研究工作开展的建议;在课题研究工作方案确定阶段,市创建办召开了制度设计研究工作会,进行业务讲解和培训,安排课题研究申报工作;在课题研究方案形成阶段,市创建办召开了制度设计课题研究方案评审会,听取了各研究单位的情况陈述,审定了领题研究单位;在课题研究深入推进阶段,适时召开专题会议,及时指导课题研究工作,破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的矛盾和难题。

 

  激励研究成果投入应用

 

  在示范区创建中,各创建单位基本达成了一个共识:要发挥好专家的作用,以及要重视制度设计研究成果的利用。在遵义,每个研究课题由市创建办在国家示范区创建专家指导委员会、大专院校及专门研究机构、各级文化行政部门中聘请1至2名专家联系指导。指导专家对所联系课题的研究环节、研究方法、成果应用等把脉问诊,指点迷津。

 

  如果制度设计研究成果被国家创建办、遵义市创建办收录入书或在制度机制方面提出的建议成为国家部委、贵州省委省政府、遵义市委市政府制定专项制度及政策的主要依据,遵义市将采取激励措施,对这些制度设计研究成果给予不同的奖励,最高奖励18万元。

 

  此外,对承担制度设计研究课题的单位或个人,形成的研究成果被市创建办收录入书,每录入一个课题研究成果,由市创建办一次性奖励2万元;被市创建办收录入书的课题研究成果,在机制、制度、政策方面提出的建议,在“十二五”期间被市委、市政府、市委宣传部或市文化体育局采纳作为制定专项制度、政策的重要依据,由市创建办一次性奖励3万元;被市创建办收录入书的课题研究成果,经市创建办向国家创建办推荐后,被国家创建办收录入书,每录入一个课题研究成果,由市创建办一次性奖励5万元;经市创建办推荐被国家创建办收录入书的课题研究成果,在机制、制度、政策方面提出的建议,在“十二五”期间被文化部或国家有关部委采纳,成为制定专项制度及政策的主要依据,由市创建办一次性奖励8万元。(贵 文)

[nextpage]

  长春:稳步推进示范区创建

 

  自去年吉林省长春市入选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以来,为抓好示范区创建工作,长春市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和部署示范区创建工作。今年3月19日召开的全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推进会,再次明确了创建路线图和时间表,并与38个创建成员单位主要领导签订了责任状;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分别组成调研组深入基层展开调研;各县市区纷纷调整创建工作思路、工作重心和工作节奏,建立起四级组织领导模式,即在市、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每个层级建立组织领导机构,形成“举市体制”抓示范区创建的大格局。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做实示范区

 

  文化设施是城市的名片,也是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撑和载体。长春市提出打造城市“10分钟文化圈”、打造农村“30分钟文化圈”,让居住在城市、农村的群众就近就能享受到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提供的服务。

 

  加强示范区核心设施建设。加强市“三馆”、县区“两馆”、街道(乡镇)“一站”、社区(村屯)“一室”建设。长春市投资2亿元建设的市博物馆已开工;投资5000万元维修改造市图书馆、少儿图书馆,投资1800万元的铁南图书馆建设稳步推进;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70个,建成不低于100平方米的村文化活动室720个、社区文化活动室425个。此外,一批重点文化场馆建设工作正稳步推进。

 

  突出创建为民 做好示范区

 

  长春市积极落实“三馆一站”免费开放政策,群众到馆率较免费开放前均增加两倍多。以博物馆为依托的展览、游览等活动2011年达到1000余场次,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年接待观众20万人次。

 

  该市开展了送文化下乡,文艺演出队伍走进农村、走进文化大院、走进社区、走进敬老院等活动;举办长春市2012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唱响长春·共筑家园”主题文化活动,拉开了全年主题文化活动的序幕,既达到了惠民效果,同时也扩大了示范区创建宣传。

 

  完善队伍建设 做快示范区

 

  为加快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进程,长春市提出要在全市社区、部分行政村配置文化管理(辅导)员。市文化部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900余名社区文化工作者,负责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图书借阅、科学知识普及等多种形式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指导社区艺术团、农村文化大院和民间剧团的建设与发展等服务工作。

 

  长春市还开展了2012年基层群众文化队伍培训工作,包括文化馆(站)业务骨干培训班、社区文艺骨干培训班、文化大院业务骨干培训班、文化志愿者培训班等,计划全年完成12个培训班次,预计培训2000人。

 

  保障农民工文化权益 做亮示范区

 

  长春市以群众艺术馆、文化馆为依托,根据农民工特点和实际,利用农民工工闲时间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文化政策法规、文艺特长、传统文化技艺等。2012年1月,大型社会公益培训活动“艺术点燃希望·行动关爱未来”正式启动,长春市群众艺术馆通过建立馆办基地的形式,在长春市5所农民工子弟学校建立了培训基地,并签订了合作协议,免费提供合唱、舞蹈、美术、小主持人等艺术课的培训。该项培训目前已惠及学生8000余人次。此外,长春市文化部门还经常组织精彩的文艺节目,邀请农民工参加、送文化到农民工工地,这些活动每年开展800余次。该市“情暖万家”系列公益演出活动已连续举办5年,组织专业院团共举办话剧、评剧、杂技等公益演出700余场,送戏下乡演出1400余场。

 

  加强文化数字化建设 做大示范区

 

  长春图书馆海量的文化资源以分馆和数字图书馆为载体,向四面八方伸出“触角”。目前,市图书馆已建成分馆88家,其中有37家分馆建在农村,17家建在社区。同时,分馆也逐渐在社会福利院、农村希望小学、军营等地建立起来。

 

  今年5月31日,作为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示范点,长春市数字图书馆全面开通,目前可向社会提供260多万种电子图书、1万余种电子期刊、1000多种电子报纸、100万余篇电子论文、1万余部学习视频等内容,使用者通过长春数字图书馆阅读卡登录即可免费使用。同时,长春市图书馆还开通了网上学习平台、手机图书馆、移动阅读等服务功能。(吉 文)

[nextpage]

  北京朝阳区:要做国家示范区创建的排头兵

 

  2011年6月,朝阳区代表北京市取得了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创建资格。为强力推进创建工作,朝阳区在创建初期即成立了朝阳区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工作领导小组,经过不断完善,确立了以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为组长、创建工作相关的区主管领导为副组长,创建成员单位包括36个相关部门。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制度建设、宣传信息、设施建设、街道创建和农村创建6个办公室及43个街乡办公室,形成了“1+6+43”的组织架构。朝阳区政府与6个创建办公室、43个街乡分别签订了创建责任书,层层建立责任制,促进工作落实,确保推进创建工作。创建工作开展一年多来,在确保加强基础建设的同时,通过制度设计,科学谋划,体现出了示范区创建的朝阳特色。

 

  文化设施建设塑造精品。朝阳区抓住功能区建设契机,促进区级文化设施升级。目前区图书馆新馆正在装修建设阶段,预计2012年底投入使用,新馆面积1.46万平方米,是老馆面积的近3倍。区文化馆新馆和区博物馆已分别纳入该区功能建设规划中,下一步将加快推进工程的实施。针对街乡级文化中心分布不均衡、规模功能不够健全、服务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不能完全满足群众需求的情况,朝阳区计划“十二五”期间在全区建设10个地区级文化中心,提高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供给能力。

 

  文化设施布局超前谋划。坚持文化战略整体性思考,超前谋划、科学布局。开展文化资源大调查,对全区各类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普查,摸清家底,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及对公共文化服务的满意度。在此基础上,研究编制了《朝阳区文化设施空间布局专项规划》,以构建城市整体文化网络为出发点,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对公共文化设施进行规划研究,突出政府的保障功能。这是朝阳区、也是北京市第一个文化设施的专项规划,为朝阳区下一步文化设施建设及资源整合预留了空间、创造了条件,为提升城市文化功能奠定了基础。

 

  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先行先试。加强科技文化融合,实现科技助推文化发展。在北京率先推出24小时自助图书馆,建成北京市首个数字文化社区,实现文化资源内容、传载管道、接受环境的全面创新。在街乡图书馆配备电子读报器,推广“绿色环保、方便快捷、节约能源”全新阅读方式。今年2月23日,北京第一家“数字文化社区”在潘家园社区图书馆启动,“数字文化社区”汇集了300万册电子图书、1万种电子期刊、2000种中华文化视频、50万册古籍、2万场讲座以及专题视频等数字文化资源,使老百姓能够就近享受丰富的精神食粮。朝阳区年内还将有计划地建设一批数字文化阵地。

 

  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改革创新。抓好将区文化馆作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工作,从破解体制机制难题入手,推行项目制和全员聘用制,改革分配机制,增强内部发展活力;探索建立公共文化流动服务体系,完善“图书配送中心”和“基层文化辅导中心”建设,探索“以需定供”文化配送服务模式,实现政府供给和群众需求的紧密对接,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建成黑庄户乡快板刘文化大院等9家文化大院,形成以家庭为中心、自办自创文化活动的农村文化建设模式,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补充。

 

  区域文化资源加强整合。充分发挥朝阳区文化人才资源、团队资源丰富的优势,筹建“朝阳艺术团”,吸纳国有院团、民营团体、业余团队等81家单位和45位专家加入,目前艺术团已有5000余人;建立文化专家库、文化团队库、演员库和作品库,为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丰富储备;发挥文联枢纽型组织作用,组织各协会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建立艺术家与百姓间的常态联系机制;将博物馆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依托民办博物馆聚集优势,研究制定出台《朝阳区大力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工作意见》和《关于鼓励促进朝阳区民办博物馆发展的实施办法(试行)》,建立由高端博物馆、民办博物馆、地区特色博物馆及国际知名博物馆构成的层次分明、互为补充的博物馆服务网络体系,使更多普通百姓能够走进博物馆。(赵 文)

[nextpage]

  厦门:文化惠民成创建示范区亮点

 

  福建省厦门市自去年入选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城市以来,紧紧围绕“文化惠民、幸福厦门” 这一核心理念,创建工作亮点纷呈。

 

  公共文化建设投入大,保障措施得力。近年来,厦门市共投入了31.9亿元新建、改扩建了厦门文化艺术中心、集美新城文化中心、五缘湾艺术中心、小白鹭剧场、闽南大剧院、南音阁、集美区文体中心、海沧区文体中心和同安区文体中心等一批重点文化设施,总建筑面积达到114.47万平方米。厦门市公共财政对文化建设投入的增长幅度连续3年均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实现了十七届六中全会“两个高于”的要求。入选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后,市财政投入4000万元作为首期创建工作经费,各区也加大配套资金投入,其中海沧区投资6亿元建设区体育中心,并投资1000万元建设东孚镇外口文化活动中心、投资3000万元建设村(居)文化活动中心。

 

  图书馆事业成绩突出。厦门市图书馆在选址、建筑设计、服务等方面均以“人性化”为标准,备受市民好评,图书馆全年开放,并实行免费服务,日均接待读者近万人次。图书馆内可无线上网,并配置了触摸屏导读系统和阅报系统、自助借书机、自助复印机、自助扫描仪,同时还提供图书外借预约、电话续借、网上续借、24小时自助还书以及短信催还等多种开放性服务措施,使读者获取文献信息更为便捷、自由。构建的“厦门市公共图书馆服务联合体”已实现市区两级图书馆书目联合检索、文献集中编目、借书证一证通用、书刊通借通还、数字资源共建共享、读者活动互联互动、管理人员集中培训等联合服务,较好地发挥了图书馆的群体服务优势,为全民共享图书馆提供了极大便利。

 

  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厦门市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台资企业、华侨等社会力量以捐赠、赞助或自办文化等方式积极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形成了有效的鼓励和管理机制。如“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厦门小白鹭金荣剧场”的举办、建设皆得到企业的大力赞助。宏泰艺术中心、厦门爱乐乐团、厦门筼筜书院以及华侨博物院、陈嘉庚纪念馆等一批社会办文化艺术机构成为公办文化服务机构的有效补充。此外,厦门还有民间艺术表演团体20个,涵盖歌仔戏、木偶戏、皮影戏、越剧、芗剧等地方戏曲剧种及交响乐、民乐、舞蹈、民俗等,艺术品种丰富,形式多样,每年演出3000余场次,演出剧(节)目1000余个,不仅满足了百姓的文化娱乐需求,同时也培育了众多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人才。

 

  深入开展制度设计研究。厦门以文化志愿者队伍建设为重点,破解创建工作瓶颈。厦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一个突出瓶颈在于基层文化工作人员不足,特别是面向社区、面向农村的文化辅导员非常缺乏。因此,建立一支稳定的、为公共文化建设提供有力人才支撑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既是示范区制度设计的要求,也是解决厦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突出矛盾的重要措施。今年2月,厦门市开始招募第一批文化志愿者,目前已招募2000多人,制定并出台了《厦门市公共文化服务志愿者管理制度》,开通了厦门市文化志愿者网站,为文化志愿者提供了沟通、交流的平台。

 

  厦门市委、市政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把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作为推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突破口,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圆满完成中期创建目标的基础上,厦门正在加大宣传力度,加快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建设,完善示范区创建的各项规章制度,扎实推进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各项工作。(厦 文)

[nextpage]

  银川:踏歌起舞活跃群众文化

 

  “银川的文化活动多,广场演出多,博物馆多,都能免费进,呆在银川心里敞亮。”如今,对塞上湖城宁夏银川的居民来说,节假日逛公园、亲朋小聚是一种休闲方式,走进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科技馆,更是一种享受。

 

  打造十五分钟文化圈

 

  自今年1月1日起,银川市图书馆、文化馆及各县区图书馆、文化馆等24个公共文化场所全部实现免费开放,许多市民走进图书馆乐享“书香银川”,走进文化馆参与文化活动。

 

  自2011年7月银川市被确定为首批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城市后,银川市委、市政府把创建示范区作为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打造文化强市、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机遇,提出用两年时间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任务,打造城市“十五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让城乡群众尽享文化发展带来的成果。

 

  “十一五”以来,银川市先后投入近20亿元,建成了宁夏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和银川文化艺术中心、美术馆、西塔戏园等一批地标性大型文化设施。银川市图书馆和文化艺术馆均顺利通过文化部专家组评估验收,被评为国家地市级一级馆。为适应群众文化活动需求,银川市图书馆数字化改造项目已列入市政府规划建设项目。银川市积极完善县级两馆建设,永宁县文化馆、图书馆和贺兰县图书馆新馆已正式对外免费开放;投资5.4亿元的灵武市文化体育中心建设项目目前已开工建设;三区“两馆”建设被列入市人大议案项目,目前已进入开工建设阶段,力争年底前竣工使用。同时,各县市区还将通过资源整合,启动街道文化站改建项目,在全市23个街道进行统一挂牌、完善功能设施,加强规范化建设,实现乡镇(街道)文化站全覆盖。今年,市委、市政府把新建156个公共电子阅览室作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同时新建68个图书流通点,实施村、社区文化活动室规范化建设,加快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活动需求。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近年来,银川市启动了“踏歌起舞·幸福银川”文化工程, 着力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品牌,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荣膺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品牌的“湖城之夏·广场文化季”活动已连续举办9届,共组织各类广场文艺演出5000余场(次)、服务群众500余万人(次)。银川市还相继推出了“中国·银川国际民间艺术节”“相约星期六·百姓大舞台”“广场民族健身舞大家跳”“农民工文化艺术节”“书香银川·百姓讲堂”等一系列群众文化品牌活动。此外,每年还举办民族团结月、民族文化巡演展示月、“喜迎新春”百场演出下乡村、龙舞塞上社火巡游等大型系列文化活动,形成群众活动处处有、广场演出天天有、大型活动月月有的局面,极大地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民间文艺团队唱响城乡

 

  银川市目前有各类民间文艺团队1000余支,文艺骨干1万余人,常年活跃在各广场、社区、乡村和企业。2011年初,银川市在全市推行了社会文艺团队“星级化”目标管理机制,制定出台了管理和评比办法,全市130支社会文艺团队经过自评申报、实地查看、群众测评、综合评定等评比环节,共评出“一星级”团队10个,“二星级”团队5个,“三星级”团队3个,优秀文艺团队6个。银川市政府投入20余万元,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这些团队配发了服装、道具、乐器、摄像机等文化器材。目前,银川市民间文艺团队已成为活跃社区、农村文化活动的重要生力军。

 

  银川市积极采取与大中专文艺院系合作、聘请社会文艺骨干和离退休文化工作者、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等方式扩充文化队伍,初步组建了一支热心公益文化事业、有一定文化艺术专长、志愿从事文化艺术辅导培训服务的社会文化辅导员队伍。他们深入到各乡镇街道、农村社区开展文化辅导,成为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的重要补充,改变了以往群众文化过度依靠政府的单一化发展格局,弥补了群众文化事业发展中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既充实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队伍,也为志愿者奉献社会搭建了平台,更好地满足了群众的文化需求。

 

  (郭 林 郎志娟)

评论

共有条评论

还可以输入140字